返回

继承亡夫遗产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节(第3/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没两日,马家所在的关县就铺上了石炭,卖家正是县里做柴火买卖的钱家,钱家铺子门前铺开整整齐齐的石炭,上好的、次的,炭墼等摆放分明,又依次在旁边摆着码得好好的柴火木炭,俨然是把石炭当成自家的货物,把早前的柴火买卖都给取代了的。

    人钱家卖了石炭没几日,这铺子就越发红火,每日来采购石炭的娘子妇人多的是,叫原本想看笑话的马家看得眼都红了。

    他们一月才能卖得上一二百斤的,叫钱家一卖,几日就卖上了他们这数。马家很是想不通,怎么他们做的时候这所有的买卖都平常得很,为了挣银子四处奔波,没安歇过的跑着,铺子里的营生十来样,样样都是从各处挑来的精品好货,怎么还卖不过一个只卖几样炭火的人家了?

    “有些人,想得多做得多,可样样都只是做皮毛,学又不精,最后场子铺得大,往往劳心劳力了一番,外边家中都没顾上,还没挣上几个银子。”喜春也在跟大嫂赵氏说着话。

    宁家如今有两个铺子,一个是开在县中的石炭铺子,一个是府城开的药铺,宁家连着开了两个铺子挣了银钱,亲戚们眼红得很,提了两样东西跑到宁家去,想叫宁家帮忙牵桥搭线也开个铺子,以为开铺子简单呢,说开就能开的,当学徒的也不想学了,就想着开铺子挣钱。

    喜春当初跟着学了多少?得掌柜们教了多少?周家能把场子铺这么大,各行当都涉足,那是因为从主子到掌柜们个个都精,随便说起铺子上一样就能如数家珍,从特性、产地、特色、甚至能说出出处故事来,哪里是看见甚挣银钱就一头钻进去的。

    赵氏点头应是,她这回是上府城结那石炭货银钱,顺便帮着弟妹唐氏给二弟送了些衣物来。宁何两家铺子忙,每月的货是喜春请了车马行给他们送去,每隔上两月到府城来结上一回货钱。

    宁大郎夫妻、宁三郎宁元、唐氏都在石炭铺子上帮忙,平日银钱由赵氏保管,宁元负责招呼客人,宁书记账,唐氏帮着跑腿儿。

    “我也是

-->>(第3/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