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物以稀为贵,早前还不把朱栾水当回事的现在想买可是买不到了。
周家铺子上的朱栾水早早下了,其他铺子进的货不多,早就卖光了,指着薛家拿货呢,但薛家有甚么办法的,招了几十个人又如何,所有的花水都得先给周家这边,他们下的万瓶儿单子的花水到现在还没齐呢,薛家哪有货给别人的。
“不过最近来了些外地的商人,也看中了这朱栾水,不知道打哪儿来的,还给薛家下了两回帖子。”花掌柜提及了一事。
周家把花水的买卖搞得红红火火的,谁不想分杯羹的。
如今府城里都说,除了外边的汤池营生,就是这花水的买卖值当了。
“他们就是下了单子又如何,还得排到何年何月去了,我们跟薛家签过契书的。”签了两年,薛家要每月优先供应他们周家,有这份契书在手上,他们每月多下一些,薛家供应他们都供应不来了,哪有那功夫供应外边儿的。
等两年后,周家早就凭着这花水赚得盆钵体满了,完全可以再换个营生的。
薛家一家子都是闷头不怎么管事儿的,连续多日的下帖子,要合作后,薛东家也不耐烦了,直接把跟周家的契书说了。
意思也是,就周家如今这要货是数目,他们要想合作,等两年后再来。
再来有什么用,黄花菜都歇了。
这股求花水合作的涌潮到底消退了下来,不消退也没用啊,谁想挣个银子挣到牢里去吃牢饭的呢。要说这花水可是喜春一人抬上如今这个台阶儿的,要是没有她坚持,这花水早就没了,这可不是靠着周家在原本的营生上去锦上添花的。
从石炭营生,到花水营生,两样东西都是由她一个人谈成的。
早前城里的老爷们说起喜春时,只会说,“周家的夫人呢,厉害着呢,人周家东家被她管得服服帖帖的呢。”
花水行当骤然爆发,这股热潮是谁都没想到的,而且这上万上万银两的买卖,叫人听着都眼热,而他们都
-->>(第7/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