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今延坐在大屏前的主位上,一言不发,屏幕上是一张放大的心脏透片。会议室内没开灯,只有幻灯片的光是亮的。
他的大半边脸隐在暗处,眸色不甚明了。
“我就支持沈医生上台。”麻醉科主任周玲说,“我成天看着沈医生做手术,对他的技术很有自信,上次不就成功了一例吗?”
要问一个医生技术好不好,就得问麻醉师和护士,因为她们天天陪着医生做手术,医生水平高低多看几台手术便摸得门儿清。
周玲之所以对沈今延有自信,也是因为她长时间陪伴沈今延做手术,她是看着沈今延从实习医生一路攀上来的。
李钢主任又说:“话也不能这么说,上一台成功不代表这一台就行,谁敢说这话?你问沈医生,他自己也不一定能打这个包票。”
“……”
会议从早上九点开始,一直开到中午十二点半。
三个半小时的热烈讨论。
前两个小时都在各种分析这台手术的风险和弊端,以及预后难度,包括患者术后可能会面临的并发症等等。
到底做还是不做?
“这台手术,得做。如果不做,患者很快就会面临急性心衰的问题,到时候想救也救不了了。”沈今延语气很冷静,说话条理清晰,“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都要搏一搏,搏赢了,这个孩子以后就能正常呼吸,像其他孩子一样奔跑玩耍。不能因为害怕失败就放弃开始,那之后想起来我做不到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