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有的能沾水,有的不能。
康熙既然是想要打通南北水果市场,那要的肯定不是这种罐头果脯这些啊。
最最能卖的上价钱的,还是新鲜水果。新鲜水果运输很难,但若是有真空包装,那保存半个月,甚至一个月,该还是能做的到吗?数量少,那价钱是不是就上来了?
杜仲胶做密封圈,瓶子里面放空心玻璃柱子,柱子不触底,要留着空隙用来通过空气,水果分列在柱子周围,然后点燃酒精棉花塞在瓶子里,再用密封盖子将瓶子给盖住。
如此一来,等棉花烧完,瓶子内基本上也已经达到真空状态——就算不是完全的真空,但若是用来保存水果,这条件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而且水果和棉花是分隔开的,也不用担心会烧坏了水果。小水果有小瓶子,大水果有大瓶子。
耿文华自己做过实验,用葡萄做的,葡萄这种水果,是保质期很短的,尤其是夏天,一天不吃,那尾端就会溃烂。但完好的葡萄装在瓶子里,耿文华等了十天,葡萄都不曾发生变化。
拿出来洗一洗吃,肯定是不如新鲜的那样好,但若是嘴巴没那么叼,基本上也吃不出来太大的差别。
她试吃的时候还特意请了胤禛,胤禛看半天,问道:“这个就是真空技术?”
西方是有这个说法的,并且据说有一个词叫大气压强。关于这种说辞,宫里有一本书是专门说过的,之前耿文华提出要用玻璃做温度计之后,胤禛就专门去查阅了这本书。
那东西,是万历年间,一个叫伽利略的西方人发明的。下面一个很大的玻璃泡,上面是玻璃管子,这东西比较大……也不好携带,但东西是好东西,能测量很多环境温度。
大清是有很多地方能用得到这总东西的,就比如说,现在烧制玻璃,锻造铁器,烧瓷器,都需要精准的掌握温度。
这和耿文华要求的体温计还不太一样,耿文华要弄的体温计因着太小,精准度又高,密封条件也达不到,现下内务府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