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完美耿贵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0章(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熙皱了皱眉,胤禛忙说道:“去年曾答应要给,她说要将羊毛线卖到西洋去,要一艘船,儿臣就应了下来。”他总不能说,是因为两个人聊天,说到了西洋的武器发展,对比了大清现在的武器吧?

    有些话题是不好直接说的,所以只能推到别的事情上。正巧,当时也是讨论过羊毛线的,再者,现在也确实是有更好的说法——纺织机的改造。

    又有羊毛线,又有新型纺织机,那耿文华之前所说的,要将布料卖到西洋的

    话,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既如此,胤禛许诺给她大船,也不算是被美色所迷,昏了头了。

    康熙又看耿文华:”你敢保证你这布料能在西洋大卖?西洋也是有自己的布料的……”之前沙俄使者来访,也是送过一些西洋的布料来的。和大清的不太一样,那边的十分厚重,大约是因着天气缘故?沙俄那边毕竟是更冷一些的。

    新型纺织机既然能纺织棉布,那必然也是能防止羊毛布的。

    耿文华眨眨眼,话赶话赶到了这儿,那就赶鸭子上架吧:“我不确定,但是不试试怎么就知道行不行呢?若是行,咱们的棉布和羊毛布,都能有一个好价钱,能换来金银珠宝。若是不行,我也可以做别的生意啊。反正海上贸易赚钱这事儿,是人人都知道的。”

    确实是人人都知道,大明朝在前期为什么那么有钱?

    但海上贸易这事儿,利益着实是大,朝廷当年是有些把持不住的,后来世家,士族,官宦,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于是就从朝廷嘴里夺肉,以至于发展到大明后期,世家还想把持朝廷,不愿意再给朝廷利润,皇家又不愿意被钳制,两边搏斗,再就是发生了焚毁海船的事情。

    自此之后,海上贸易的事儿就被禁严,大明的造船业也被叫停。不管是海军还是造船术,从此都开始走下坡路。

    到了清朝,一来是吸取明朝教训,不允许出现党争——钱财动人心,海上贸易的分红,就是党争的一部分。二来呢,也是为了省心,清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