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回来之后,暂且充作王府侍卫,回头等船队组好了,他们才会被送往船上。
这圣旨并未遮遮掩掩,一下子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一个女眷,得了武器赏赐,这可是整个大清建国以来,绝无仅有的事情。
再一打听这耿文华是为什么得了赏赐,好家伙,耿文华那庄子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去的多是参观的,要看看孵化室是什么东西,新型纺织机是什么东西,新型农具是什么东西,养殖场又是怎么搞。
耿文华当时就交代过,若是有想学的,尽管学去,谁也不许藏私不教导,就连附近百姓去打听,庄子上的人也得不吝教导。
所以耿文华很快就得了个善人名声。
她却顾不上这名声,她正忙着编纂养殖说明书呢,生怕庄子上有人弄鬼,没将各种细节给说明白了。或者,口口相传这种教导,她是有些信不过的,这中间一旦出现一点儿偏差,那最后差的就是十万八千里了。
总归还是要有个能对照的标准,这样一来,传播的时候也才不会有太大的差池。
她忙的很,小格格也开始懂事起来,早起跟着她习武锻炼之后,就很自觉的自己拎着书包去找那拉氏,白日里几乎都是在那拉氏那边,下午则是回来陪伴耿文华。
耿文华抽空呢,也去探望了年氏。年氏还没出月子,她本就体弱,这生了孩子,又是一场遭罪,整个人都显得有几分憔悴,脸色枯黄,身体也更加枯瘦了些。
小阿哥在她身边躺着,瞧着倒是白白净净,不过耿文华生了两个,也一眼能看出来,这小阿哥身体是有些小的,正常来说,刚出生的,健康的孩子,多是在五斤以上。可年氏这个,大约也是四斤,瞧着也不到五十厘米。
当然这种话耿文华是不能说出口的,只夸赞小阿哥长的白静:“这眉眼一看就和你有八分相似,长大了必然是个玉面郎君,怕是到时候京城又要盛传美名,引得所有少女稀罕了。”
年氏微微笑一笑:“只盼着他能健康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