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完美耿贵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1章(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是也得有个章程呢?若是朝廷给,那这可不是一笔小支出。

    可若是按照耿文华说的,从商家出,那极容易带来一个后果——商人从运动会入手,干涉朝廷法度。

    商人涉政,这是个极度危险的事情。

    怎么说呢,有句话叫无奸不商,这话并非是说商人都是奸诈的,而是说,商人想要成功,就需得有“奸诈”的眼光,能上出来商机,甚至能制造商机。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囤货垄断。

    就比如说,几个商人聚集到一起,一商量,今年大蒜好像有些便宜,自家入手的有些多,赚不上大钱。怎么办呢?联合起来,低价购入大蒜,将整个县城,甚至整个府城的大蒜都捏在手里,然后,只放出一点点儿。

    物以稀为贵,只这么一点点儿,那必然是要有人抢购的,一抢,这大蒜就必然涨价。那多出来的大蒜怎么办呢?毁掉,或者留到明年。

    总之,不可能便宜降价卖给百姓。

    事儿不是个大事儿,但如此一来,百姓生活必然受影响。

    可商人本性就是赚钱,他既然有这样的法子,你如何确保他在能影响朝堂的情况下,不去动这些脑筋呢?大蒜还只是个小事儿,若是他们囤积了粮食呢?囤积了布料呢?

    所以历朝历代,都是重农抑商,因为商人一旦跃居朝堂,那对天下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朝廷有许多规定是抑制商人的,就比如说,重税,商户之子不许科举等等。可那拉氏说这运动会,既要朝廷出面,又要商人出面,那是不是朝廷就需得和商户合作?

    一旦合作,就少不了会被拿捏。

    就算是现在不被拿捏,但谁敢确保日后呢?

    朝廷和商户之间的关系只能有一种,那就是压制。就好像内务府采买胭脂水粉,各家商户将自家的东西送过来,然后出价,谁家的品质好,谁家的价钱低,才有可能会被内务府选中,选择权是在内务府手里,而非是商家。

    胤禛这些思虑,并未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