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地方上,总有许多用的上人的地方吧?”
“另外还可以开办医学院,地质学院,军学院……”耿文华眼睛都快变成铜钱的样子了:“这一年得多少教科书呢?这生意要是全归了我……”
那她这印刷铺子可就掌握了全国将近一半的印刷生意了,那到时候,你就是想赔钱,那都是做梦了。
她说的有些快,但胤禛全都听见了,他垂下眼帘,只听耿文华说的这些小学中学大学三个词语,就能知道她所说的学院,必然是一个很成熟的体系。
什么意思呢?
就是这个国家所有的读书人,从小到大要学的东西,都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框架了,甚至可以猜测,就算是普通人,他也能大概知道这些学校里学的是什么,具体内容可能不清楚不知道,但这个核心必然是知道的。
管中窥豹,那是不是这个国家的教育,就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她的国民,可能是有一大半,都是读书人呢?就算读不了大学,也必然读过中学,就算上不了中学,也必然是念过小学?
这就是一个很让人震惊的概念了,耿文华甚至觉得,只这一个教材的事儿,就能确保她的印刷铺子大赚特赚……那就是在她的印象中,这个教科书的印刷,也是一个很巨大的量吧?
胤禛心跳的有些重,一个国家的子民,若是有六成以上的人能读书,那这个国家,该有钱成什么样子呢?就算是大宋,有名的富藏于民,也不敢说自己的国民,有六成是有条件能读书的。
整个大清,能读的起书的人家,不到三成。
胤禛再一次窥见耿文华的来处,比他想的,更为富豪强大。
他伸手捏了一下耿文华的脸颊,打断她的话:“你说这些,都不太可能做得到。学四书五经是为了什么?科举,若是按照你说的,学别的,也能被朝廷选中,那就相当于是要改革科举。科举这个东西……”
并不能动。
大清的科举,还和以前的都不太相同。说起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