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情谱之新市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情谱之新市口】(第一集)(第1/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风情谱之新市口(第一集)作者:小柔柔新市口位于城市以东的城乡结合部。

    从地理位置上说,新市口是以新市广场为中心,包括了进步道、民惠路、国荣道、建国路和百福大街的统称,这五条街道在新市广场汇合形成一个五岔路口。

    在这个大城市里,随便找个人问问,差不多都知道新市口,但每个人的反应或许都不同。

    有钱人会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新市口就是贫民窟,脏乱差是新市口的形象。

    对男人看来,新市口或许有另外一层意思,假如你只是个普通的工薪阶层,闲暇之余又想找点乐子,那新市口必定成为首选,这里绝对是『工薪消费外加准一流服务』对女人来说,新市口惹人讨厌,因为她们似乎还没有宽容到能理解某些同胞的作为。

    对老人来说,他们或许会同情,因为经历了太多的沧桑知道生活的艰辛。

    对某些领导来说,新市口就是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想甩,却甩不掉。

    从行政上划分,新市口不属于任何行政区,因此这里久而久之成为了三不管地带,也成为了地头势力的乐土。

    与其他市区的钢铁丛林相比,新市口有大片的居民区、棚户区以及数不清的胡同岔口,这里的建筑低矮而破旧,大多保持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貌,最高的建筑不超过七层,大部分都是四层到顶的老式建筑。

    遍布新市口的胡同错综复杂,猫耳胡同、袜子胡同、八拐胡同、团结胡同……甚至有些胡同连名字都没有,这些胡同就像一团麻绳一样乱缠在一起,外地人初到这里还是不要轻易钻胡同,否则会迷路。

    新市口的道路很有特色,最宽的民惠路不过4车道,大部分的主路辅路只有两车道,胡同里汽车进不去,只能勉勉强强通过一辆标准尺寸的三轮,棚户区更是如此,几乎没有一条好路,有些地方连三轮车都进不去。

    由于这个特色,催生了一些行业,比如新市口遍地都是人力三轮和三轮摩托,也只有这样的交通工具能在胡同里来去自如。

    以前看新闻说,这个大城市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总和为一千多万,但仅仅是新市口地区的常驻人口竟然就有三百多万,如果再算上流动人口,几乎占了总人口的一半。

    初夏,晚九点。

    包老三正开着他那辆老三菱在新市广场转悠。

    包老三是新市口的『名人』并且『来历非凡』。

    包家共三个儿子,包老大从15岁起开始坐牢,直到他35岁被枪毙为止,光坐牢就10年,从最开始的小偷小摸发展到拦路抢劫直至最后收钱杀人,发展得『一帆风顺』的。

    包老二,干劲儿不如他哥哥,脑筋不如他弟弟,但包老二却是个有『福气』的人,四十来岁的他给自己找了份不愁吃穿的『差事』,因为故意伤人致死被判了无期,估计这辈子没机会出来了。

    有了两位哥哥做榜样,包老三自然差不到哪里去,中学辍学以后开始在社会上溷,偷、抢、摸样样精通,后来开始搞女人,不过蹲了几年大牢下来,包老三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想在道上溷又不失手的最好办法就是给自己找个牢靠的靠山,就这样,不知怎幺回事,没几年的功夫包老三竟然成为了市局某位处长的结拜兄弟,从此发达起来。

    在新市口与包老三齐名的还有李瘸子和魏全,这两位也都是风云人物,他们三个作为土生土长的地头势力互相制约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我刚到新市广场,包老三的车便停在面前,他打开车窗冲我说:莹莹,今儿开活儿挺早的?我见是他,笑着说:三哥别提了,昨儿来晚了会儿,竟然一个客人都没摸着,空包儿回家的,所以今儿赶早过来。

    包老三推开车门从车上下来,站在我面前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万宝路抽出一支叼上,我一见急忙从随身的黑色小挎包里掏出打火机凑过去给他点烟。

    包老三今年35岁,个头儿不高但身材十分结实,秃头圆脸,金鱼眼狮子鼻大嘴巴,一嘴黄板牙,他穿着一身镶金边的黑色运动服连脚上的运动鞋都是黑色的,脖子上戴着小拇指粗细的金链子,手腕上戴着金表,这是他一贯的穿戴。

    虽然我今年38岁,但依旧要规规矩矩叫声三哥。

    包老三上下看了我几眼,忽然咧嘴笑着说:今儿你这身儿不像个出来做的小姐,倒像是个白领啥的。

    呵呵。

    我今天穿了一件黑色的过膝长衫,肉色丝光棉紧身开裆连裤丝袜,黑色的七寸跟的高跟鞋,车窗玻璃上

-->>(第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