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八章.大朝议(八).(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势的混乱就会进一步扩大,还望陛下明鉴。”

    发言之际,赵俊臣十分谨慎的挑选着措辞,尽量不让自己的话语之中表现出任何的倾向性。

    然而,赵俊臣虽然已是尽量的表现中立了,但德庆皇帝还是追问道:“几位阁老与太子整顿商税的事情朕也知情,但百官们的分歧竟是如此严重?赵爱卿你身为户部尚书,对商税的状况最是了解,对于此事又是怎样的看法?”

    显然,德庆皇帝这是在逼迫赵俊臣表态了。

    听到德庆皇帝的询问之后,赵俊臣心底暗暗叹息一声,但很快的,赵俊臣已是换上了一副痛心疾首的沉重表情,说道:“陛下,臣自从掌管户部以来,就深知我朝商税的种种弊端,朝廷每年的商税收入只不过七十余万白银,但与此同时,因为商税政策的诸般弊病与种种漏洞,朝廷每年损失的商税收入却高达两千万两白银以上,两者对比之下,可谓是触目惊心,所以臣一直想要设法扭转商税现状,也构想了许多计划,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现如今,臣依然认为时机并不成熟,但既然朝廷中枢已经开始着手整顿商税现状,并且颁布了相关政令,那么就更加不能半途而废,正应该一鼓作气、坚持到底,趁机彻底扭转商税的混乱现状!此外,出于维护朝廷声誉的考虑,朝廷的政策也不能朝令夕改!”

    说话间,赵俊臣已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而且态度坚决。

    毕竟,赵俊臣若是想要接手商税整顿的事情,此时就必须要表明自己支持商税整顿的态度,否则赵俊臣就会彻底失去负责此事的资格。

    然而,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皇极殿内顿时就有许多敌视的眼神投向了赵俊臣。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赵俊臣想要改变商税现状的立场,自然是引起了许多官员的敌视。

    对于官员们的敌视目光,赵俊臣早有预料,却是并不在意。

    另一边,德庆皇帝发现了这一点之后,眼神之中却是闪过了一丝满意。

    德庆皇帝打算让赵俊臣接手商税整顿的事情,固然是想要借助赵俊臣的能力扭转商税的混乱现状,但同时也打算借着这件事情让百官们敌视赵俊臣,这样一来,赵俊臣为了自保,将来就只能继续寻求德庆皇帝的庇护,德庆皇帝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赵俊臣的控制力。

    于是,德庆皇帝再次确认道:“这么说,赵爱卿你对于朝廷整顿商税的事情,是秉持赞成态度的?”

    赵俊臣也再次答道:“臣认为,商税整顿关系到大明江山的百年延续,诸般积弊必须要进行整顿,不能因为些许挫折就畏难而退,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商税的种种积弊也将会积重难返,所以,臣认为商税整顿之事应该继续进行。”

    德庆皇帝并不知道,赵俊臣对于商税整顿的事情已是蓄谋已久、准备万全,即使是因此而引起了百官们的敌视,但赵俊臣最终所得到的东西也只会更多!

    所以,听到赵俊臣的回答之后,德庆皇帝只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转头向百官问道:“众位爱卿对于此事又有何看法?”

    却说,在赵俊臣表明了立场之后,皇极殿内的气氛顿时发生了变化,百官们的神色皆是专注了起来,不似之前一般漫不经心。

    僵持良久之后,今天大朝议的正题终于是出现了。

    然后,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自然而然的,赵俊臣的表态马上就受到了反驳。

    首先站出来反驳赵俊臣立场的人,却是新任内阁首辅沈常茂。

    在沈常茂眼中,商税整顿的事情也同样是他的一次大好机会,只要他在这个时候能够站出来明确表现出反对的态度,那么哪怕是他的反对意见最终以失败为告终,但也同样可以收获大部分朝廷官员的好感与支持,这样一来,沈常茂的声望与影响力自然是可以大幅提升,他的内阁首辅的位置也能够因此而稳固不少。

    虽然,沈常茂也知道商税整顿的必要性,但为了自己的利益,沈常茂却是站在了完全相反的立场上。

    只见沈常茂出列道:“陛下,关于赵尚书的想法,老臣不敢赞同!商税的事情,老臣也有所听闻!据老臣所知,因为整顿商税所带来的朝野局势混乱,绝对要比赵尚书所描述的情况更加严重许多!自从朝廷推行了商税整顿政策之后,至今不过月余时间,不仅没有收获任何成效,反倒是严重阻碍了各地的货物流通,导致民间物价大涨,让百姓们怨声载道,也大量减少了地方衙门的商税收入,使得地方官员们举步维艰,若是长此以往,朝廷就会彻底失去对朝野局势的掌控力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