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零三章.结盟.(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今日没有约我见面,我也会支持赵大人的。粮食乃是江山稳定之根本,赵大人的农改计划可以扭转朝廷缺粮的困境,自然是一件好事……只不过,触犯了太多人的好处,恐怕是很难通过,陛下他其实也是赞成赵大人的这份计划的,只是陛下他不会明确支持赵大人,因为这会影响君臣关系,所以就算是我会全力支持赵大人,这个计划也未必能够通过。”

    赵俊臣拿出了自己今天准备好的奏疏,递给了梁辅臣,说道:“晚辈也知道之前的农改计划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就算是可以通过,也一定会遭到暗中阻挠,所以就根据百官们的底线,修改了自己的提议,这份奏疏乃是晚辈的新激化,还请梁前辈过目与指导一下。”

    梁辅臣接过了赵俊臣的奏疏,认真的阅览了一遍,然后眉头微皱,说道:“这份新计划,百官们倒是会勉强接受,但效果远远不如赵大人的上一份提议,恐怕不足以扭转朝廷的缺粮困境。”

    赵俊臣点头承认,说道:“确实如此,但为了赶在秋种之前通过农改计划,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种事情,也只能一步一步来!如今百官们反对晚辈的计划,理由大约可以归为三类,首先是怀疑农改计划的成果与可行性,其次是认为这种事情没有先例,最后则是担忧晚辈的农改计划会激起民怨、引发动荡……而晚辈的新农改计划若是通过了,并且是得到了顺利执行,总会稍稍有些成绩,到了那个时候,百官们的反对理由也就不攻自破,而晚辈也就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农改了。”

    梁辅臣考虑了片刻,缓缓说道:“既然如此,我自然会全力支持赵大人!”

    得到了梁辅臣的承诺之后,赵俊臣不由大喜。

    虽然早就猜到了梁辅臣的立场,但这么轻松就得到了梁辅臣的承诺,依然是让赵俊臣颇有惊喜。

    然后,赵俊臣也就趁机恭维了梁辅臣几句,赞扬梁辅臣大公无私、人臣楷模云云,而梁辅臣对于赵俊臣的恭维依然是没有太多的反应,只是不咸不淡的回应着。

    期间,天海楼的掌柜领着伙计们送来了酒水菜肴,这场酒席也就正式开始了。

    按理说,酒席开始之后,赵俊臣与梁辅臣之间的气氛就应该逐步的热络,但梁辅臣不喜欢场面话与客套话,平日里也不饮酒,更还奉行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所以这场酒席开始之后,气氛反倒是变得尴尬冷淡,赵俊臣好几次想要打破尴尬,但梁辅臣几乎没有回应,却是让气氛愈加尴尬了。

    最终,赵俊臣也就放弃了,只是与梁辅臣一样安静的进食,所以两人很快就饱腹了。

    等到天海楼的伙计们收拾了碗碟残肴,并且送来了茶水之后,梁辅臣终于是再次开口了。

    “其实,这次回京之后,我对赵大人的印象大为改观!”梁辅臣深深打量着赵俊臣,似乎想要彻底看透赵俊臣,缓缓说道:“从前,我以为赵大人只是一个尚存良心的贪官罢了,虽然贪财,但也会力所能及的办一些事情,却绝不会做出任何损及自身利益的事情,但这段时间以来,赵大人为了扭转朝廷的缺粮困境,竟是不惜屡屡与百官对峙,却是让我颇感意外,才发现赵大人不仅是一位能臣,同样也是一位贤臣!”

    先是评价赵俊臣是一名贪官,然后又称赞赵俊臣是一位贤臣,这般说法似乎充满了矛盾,但在梁辅臣看来,一名官员究竟是贤良还是奸邪,并不是看他有没有贪污受贿,而是看他有没有为朝廷大局做出贡献,简单地说,就是唯结果论,从这方面而言,赵俊臣确实是朝廷里排名靠前的贤臣。

    听到梁辅臣的评价之后,赵俊臣有些不知道应该如何回应。

    当着赵俊臣的面前评价赵俊臣是一位贪官,除了太子朱和堉之外,恐怕也就只有眼前的梁辅臣了,但梁辅臣同时又评价赵俊臣是一位贤臣,却也让赵俊臣有些受宠若惊。

    沉吟片刻之后,赵俊臣却是避开了贪官的话题,说道:“梁前辈对待晚辈一向坦诚,所以晚辈也就说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若说贤臣,晚辈实在是愧不敢当,晚辈认为梁前辈才是朝廷里的第一贤臣,梁前辈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大约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从不问朝廷为自己做了什么,只问自己为朝廷做了什么’——这般境界,晚辈是愧不能及的,别说是晚辈了,就是那些自诩忠良的清流们也同样是远不能及,在清流的眼中,乃是朝廷一直亏待了他们,也一直是愤愤不平。”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至于晚辈的所作所为,还是有私心的。在晚辈看来,一名官员若是想要在庙堂里站稳脚跟,那么就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