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八十七章.花花轿子人人抬.(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机动性极强的骑兵,而我军即使是加上渭水南岸的戚斌新军,兵力也仅有四万左右,渭水南岸的防线长达几十里,确实是有些兵力不足……这些人既然是领兵来援,正好是可以弥补咱们的兵力不足,接下来究竟要如何善用这些援兵,就需要何老将军多多费心了。”

    其实,不论是各地州府的文官们纷纷劳军,还是各地边军的武官们纷纷来援,皆是出于同样的心思!

    在此之前,赵俊臣为了今日这场战事,可谓是禅思竭虑、抠心沥血,但所有人都不相信赵俊臣能够成功,全都是无动于衷,甚至是阳奉阴违,还认为赵俊臣好大喜功、自作聪明,只盼着赵俊臣闹笑话,但眼看着赵俊臣的布局即将成真,即将要收获一场百年未有的赫赫战功,他们就像是闻到腥味的苍蝇一般,皆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一杯羹。

    对于这些苍蝇,赵俊臣自然是心中厌恶,但也是无可奈何,因为这些人占了陕甘官场的绝大多数,即使是赵俊臣也不能把他们全部得罪。

    正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赵俊臣如今的军功战绩就是这顶“花花轿子”,当这顶轿子尚还是破烂不堪的时候,所有人都是避之不及,但看到这顶轿子变得风光漂亮之后,所有人就会抢着抬它。

    这个时候,赵俊臣若是同意了这些人的“善意”,“花花轿子”自然是越抬越高,但若是赵俊臣拒绝了这些人的“善意”,怕是就要有不少人暗中下绊子,到时候这顶“花花轿子”恐怕也要摔得稀烂。

    所以,赵俊臣也只能妥协。

    听到赵俊臣的决定之后,何漳犹豫了一下,终于是不再多说什么,叹息道:“也只能如此了!”

    说话间,何漳突然间想到了什么,又向赵俊臣问道:“钦差大人,说到戚斌新军,如今是不是应该把这支军队调到渭水南岸与咱们一同布防?这支军队的战力极强,但一直都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若是就这样把他们留在北岸,难免是有些浪费。”

    赵俊臣摇了摇头,说道:“不必,戚斌新军还是留在北岸,以防不时之需。”

    自从发现了戚斌对自己的忌惮与敌意之后,赵俊臣就不再希望戚斌新军在这场战事之中发挥太大的作用了,一旦是戚斌的军功过高的话,今后对赵俊臣的威胁也就更大了。

    这段时间以来,何漳对于赵俊臣的诸般决策已经是极为信任,听到赵俊臣的决定之后也就并未深思,很快就领命同意了。

    接下来,赵俊臣又陆续向众位文武官员交代了许多事情。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历练,赵俊臣处理军政事务的时候已经是极为娴熟了,每一项命令都是深思熟虑、恰到好处,让所有人都是心悦诚服、发自内心的信任,赵俊臣的威望也是因此而越来越高,许多时候就算是何漳这样久经沙场的老将、又或者是方振山这般性格奸猾多变之辈,都会下意识的向赵俊臣投以钦佩目光。

    等到所有事情皆是交代完毕之后,赵俊臣只觉得身心愈加疲惫,就要宣布这场军事会议结束。

    而就在这个时候,赵大力匆匆进入帅帐之中,将一封密信交给了赵俊臣。

    赵俊臣伸手接过密信之后拆开查看,却见到这封密信乃是魏松送来,里面详细写明了齐格木与苏合即将要背叛蒙古联军的事情。

    看完了这封密信之后,赵俊臣不由是面现笑意,身心间的疲惫也是减轻了许多,抬头向众人笑道:“倒也是意外之喜!这场决战……看样子是万无一失了!”

    ……

    :在上一章,蒙古联军的死伤统计数字有误,现已经修改,感谢读者“书友160227185121508”的提醒。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