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八十四章.被自杀(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若是这些罪名最终无法坐实,弹劾此事的御史们就必然会遭到朝廷中枢的问责,也会遭到众位藩王的反扑,说不定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可谓是虎口拔牙、风险极大!

    御史们平日里看似是天不怕地不怕,但他们也分得清谁是软柿子、谁是硬石头,这种时候自然是不敢造次、裹足不前了,只希望吕纯孝可以带头表明态度。

    兹事体大之下,吕纯孝也不敢轻易表态,在众位御史的注目之下,他只是反复翻阅着密信里的内容,良久沉吟不语。

    突然,吕纯孝的表情一动,却是发现这些涉案的藩王让他有一种既视感。

    鲁王、肃王、辽王、周王、代王、吉王、定王、永王……这不就是“八王船行”的幕后东家吗?

    想当初,“八王船行”暗中勾结倭寇侵犯了苏州等地、也祸害了无数百姓,可是把德庆皇帝给气坏了!

    但因为这件事情的性质过于恶劣,德庆皇帝反而是不敢明面追究,只能是暗暗隐忍着,否则就会让皇家声誉毁于一旦。

    因为德庆皇帝刻意隐瞒的缘故,众位御史并不清楚这件事情,但吕纯孝身为“太子党”的核心成员,却是收到了一些消息。

    对于这几位罪大恶极的藩王,德庆皇帝必然是心中大为不满,一直都想要寻找一些合适的理由惩处他们!

    而如今,这封密信之中的诸般罪证,岂不正是德庆皇帝向这些藩王发难的合适理由?

    非法兼并土地、逃税偷税、欺压百姓,这些罪名不大不小,既是能让德庆皇帝出手追究这几位藩王的罪行,也不会影响到皇家声誉,简直就是量身定做、恰到好处!

    想到这里,吕纯孝的表情间又是微微一动。

    这段时间以来,太子朱和堉的处境愈发不妙,所有人皆是认为他即将要遭到废黜,七皇子朱和坚很快就会成为新任的太子储君。

    这般情况下,一向是太子朱和堉铁杆支持者的清流们却是态度微妙,并没有表现出强烈反对的态度,因为清流们同样看好七皇子朱和坚,认为朱和坚代替朱和堉成为储君太子之后,依然会维持他们的利益。

    然而,吕纯孝却是有些不同,他乃是朱和堉的坚定支持者,并不愿意见到朱和堉被废黜的情况发生。

    所以,吕纯孝突然觉得,这件事情或许会成为太子朱和堉的一次机会!

    在此之前,太子朱和堉被德庆皇帝禁足了十天时间,眼看着已经到了时限,很快就可以再次上朝议政了。

    到时候,若是让太子朱和堉亲自出面弹劾詹善常与几位藩王的罪行,也就顺了德庆皇帝想要惩处这些藩王的心意,说不定就会再次讨到德庆皇帝的欢心,让德庆皇帝回心转意。

    与此同时,太子朱和堉率领清流们办成了这件大事之后,他的朝野声望也会再次高涨,清流官员们也会恢复信心。

    这样一来,朱和堉的储君之位说不定就能保住了!

    想到这里,吕纯孝突然把这封密信折起来收入怀中,向着众位御史吩咐道:“众位同僚,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即使是我也不敢做出决定,但太子殿下的禁足时间已到,明天就可以上朝议政,我认为这件事情还是交由太子殿下亲自定夺为好,诸位认为如何?”

    众御史相互对视一眼后,也皆是认为这件事情需要太子朱和堉亲自做主,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得到了众位御史的赞同之后,吕纯孝也没有任何耽搁,马上就离开了都察院衙门,向着太子东宫的方向赶去。

    就在吕纯孝进入东宫拜见太子朱和堉的时候,赵俊臣也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这封举报詹善常的密信,自然是赵俊臣暗中派人送到都察院的。

    想要让詹善常“合理自杀”,就必须要寻到一个合适的罪名,这项罪名既不能牵扯到赵俊臣与“赵党”众人,又必须要性质极为严重,让德庆皇帝完全无法原谅!

    唯有这样,等到詹善常“自杀”之后,才不会让人心中生疑。

    于是,赵俊臣就想到了“八王船行”的那几位幕后股东!

    对于这几位胆大妄为的藩王,德庆皇帝早已是深恶痛觉,若是有某位官员与这几位藩王暗中勾结,德庆皇帝是绝不会加以宽恕的。

    与此同时,赵俊臣以及“赵党”众人与这些藩王皆是没有任何联系,所以詹善常的罪名也不会牵连到他们身上。

    事实上,詹善常为这些藩王暗中篡改户部图册的事情,并不是假的。

    这些年来,各地宗室不断兼并着民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