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阪人。
而大阪,却是著名的商业城市。
那第四师团为什么在日军中这样独树一帜、“弱“不经风,有了废物师团的名头呢?
资料之上记载:
这其实是大阪的独特文化造成的。
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诸侯(即大名)。
而诸侯服从于幕府将军(当时天皇是将军手中的傀儡)。
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
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也是二战中日本军队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然而,大阪却有些不同,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多与商业有关,对诸侯的尊重十分有限。
反之,围绕着苛捐杂税等问题,大阪人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诸侯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那就更谈不上了。
于是,跟将军与诸侯一样,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与其他地方不大一样。
虽然在二战中,出身于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军国主义的蛊惑,然而大阪人却不会急着去“为效忠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能不死尽量不死。
对待上级命令,出身于大阪的官兵也习惯于“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
甚至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谓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击“的“三不要“原则。
所以说,这就造成了第四师团,在战场之上,每战必败的名声。
甚至,只要是你有足够的钱,你能联系上第四师团的小鬼子,那么,你就可能将第四师团小鬼子们的武器的弹药,全部购买过来。
与其说第四师团是日本士兵,更不如说,这些就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罢了。
甚至,后世还有人猜测过,如果你付出足够的钱,让这些第四师团的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