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四十九节 羌人问题(2)(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湟中义从们,也有许多卷入其中。

    即使是那些没有卷入的,也采取了蛇首两端的暧昧态度。

    更可怕的是,这次叛乱,不像上次那么好镇压了。

    从张越掌握的史料描述来看,这次叛乱,延绵了数十年,羌人们此起彼伏的发动大大小小的叛乱。

    直到宣帝年间,才被再次镇压下去。

    而此事的后果,则是湟中义从和乌恒义从一般,渐渐脱离了汉室的钳制,变成了一个半独立的军事集团。

    比乌恒人更糟糕的是——因为湟中月氏义从胡骑,属于汉室承认的官方力量。

    它的影响,更深远。

    甚至持续到了五胡乱华!

    张越当然是绝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对湟中的月氏各部,汉室有必要加强控制,特别是加强对他们的教化。

    想到这里,张越就道:“范校尉……本官听说,自故騠兹候稽公病逝,騠兹侯国亡后绝嗣,兴灭国,继绝世,此古君子之行也,校尉可愿与本官联袂上书天子,请天子自稽公子侄支脉之中挑选一人,以祀騠兹候之祭?”

    騠兹候稽古姑,乃是小月氏诸部共尊的月氏王族后代。

    血脉正统,哪怕是在阿姆河的月氏王庭,恐怕也会承认对方。

    这位騠兹候当年是以小月氏右渠王的身份,率部归附汉室的。

    可惜,他不是很给力,没有生下儿子,所以死后封国按律废黜。

    若能扶持起一位他的子侄,继续他的地位,说不定能有奇效。

    即使不能,也没什么。

    騠兹候侯国才一千八百户,每年租税不过三十五万,花这么点钱买个马骨,也不算亏。

    范明友一听,道:“侍中,此事早有人建议过了……奈何朝堂不许啊!”

    “那是别人……”张越笑着道:“校尉只说愿与不愿就行了!”

    列侯复家,只要天子点头了,就没有不行的。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