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二十六节 开导(3)(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化。

    围绕着狐鹿姑单于和日逐王先贤惮的斗争,牵扯了他们大量的兵力和精力。

    以至于他们甚至都没有精力来管楼兰的事情,让李广利得以顺利的将楼兰王子安循以及诸邑公主送到楼兰王都,掌控局势。

    来自范夫人城的奏报显示,匈奴人现在连浚稽山都放弃了。

    王庭主力在向西方移动,庞大的骑兵集群,以泰山压顶之势,向先贤惮的控制地区施压。

    以至于,连轮台的汉家屯垦部队,都能顺利的出城收割粟米。

    而不需要和前几年一样,每到粟米收获季节,都需要大批骑兵保护,才能安心收获。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汉匈,都没有力气再挑起大战了。

    至少,在明年夏天以前,两国的军队都没有战略进攻能力。

    撑死了也就是制造一些小型摩擦,有几次低烈度的接触而已。

    所以,在这个时候嚷嚷战争,其实就是嘴炮。

    哪怕喊的再响亮,最终也只是嘴炮而已。

    充其量,不过是吓唬一下。

    刘据听着,却是有些接受不能。

    他的三观和他接受的教育,让他从小就清楚——战争无小事。

    两国交兵,稍不留神,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舅父卫青生前,每临汉匈大战,都会特别慎重、谨慎,彻夜彻夜的在堪舆前,关注汉军的每一个动向。

    哪有像张越这样,拿着战争当筹码的。

    “这样是不是有些轻浮了……”刘据轻声道:“若万一朝堂真的决意用兵了……孤不就成了罪人了?”

    “家上……”张越抬起头,看着刘据,问道:“不知道家上是否看过臣献给陛下的《战争论》一策?”

    “臣在其策中曾有愚见: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导致的,而且只能由某种政治动机引发……”

    “如今汉匈两国的政治局势,都不容许发生大规模的交兵!”

    “无论是汉匈,都不可能在如今局势下,发动大规模战争!”

    “非其不愿,实在是不能!”

    “而且,在战略上来说,匈奴人面临的问题比我汉家面临的问题,还要复杂深刻!”

    对汉而言,很显然,经历了夏季旱灾和随后的政治变动后,国家需要时间来舔舐伤口。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死了那么多人,可不是简单的一个命令就可以祢和的。

    旁的不说,现在的太仆系统,就处于一片混乱。

    汉家的马政系统,需要重新调整和规划,以消除来自公孙家族的影响。

    换而言之,最起码在太仆系统重新运转之前,汉家骑兵只能固守现有疆土。

    贸然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攻击,结局必然是失败!

    历史也证明了这个事实,巫蛊之祸后李广利全军覆没,汉家最大最强的野战部队,折戟沉沙。

    自那以后,汉家用了十几年才恢复元气。

    如今,虽然相对历史上的巫蛊之祸,公孙贺父子之死造成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巨大。

    但一个丞相和那么多贵族公卿大商人的扑街,也不可避免的带来种种问题。

    在没有消弭这些问题之前,贸然出击的结局,是注定的!

    除非发生奇迹,不然,能够全身而退就已经是上苍护佑!

    更不提,其实汉家还要接受更严苛的考验!

    今年夏季的旱灾,就已经将这个考验的种子埋下了。

    大旱之后,必有蝗灾!

    后世之人,对于蝗虫这种生物,早已经没有了畏惧。

    反而觉得是美味,以至于出现某地发生蝗灾,结果捕捉蝗虫的人,比蝗虫还多的可怕例子。

    但在现在这个时代,蝗灾是毋庸置疑的恐怖天灾!

    遮天蔽日的蝗虫群,能在几天之内就啃光它们飞过的地域的所有庄稼!

    而人民对于蝗虫,却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畜生肆虐。

    一旦明年夏天出现蝗灾,关中地区的生产生活,必然瘫痪。

    所以,两三年内,汉室的战略进攻能力都是零。

    那匈奴呢?

    情况可能更复杂,更糟糕。

    匈奴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内忧。

    日逐王先贤惮,在匈奴内部公然与狐鹿姑唱对台戏,大批匈奴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