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四十五节 基层冗官问题(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且,因为如今汉室舆论风气和傲娇的士大夫们的缘故,所以,只有汉家移民和汉家官吏才算人。

    其他当地土著,大约相当于两条腿走路的禽兽,是不会出现在编户齐民的户籍上的,更不会被统计。

    故而,相当多的地方,一个县治下千把人。

    只相当于中原的一个乡甚至一个大点的亭里的人口。

    故而,边疆地区的官吏要求相当低!

    在中原当过县令的人,只要愿意去边塞,起步就是郡一级的主要官员,甚至太守!

    像张越的便宜弟子袁常,曾经拜阳夏人黄霸为师,学习法家。

    在袁常操作下和五铢钱开路的情况下,黄霸先是捐官当了右扶风的一个千石官员,然后通过运作,去了键为郡,直接当上了太守!

    所以,张越举荐牛胜去边郡当官,真的是不费吹灰之力。

    几乎不可能有人有异议现在汉室边郡,只要是人,都要!

    从来不挑三拣四!

    尤其是在南方的交趾、日南,当地的郡守们每次回朝述职,都只有一个要求,多给点人才!

    没有人才,给点人也行!

    张越甚至听说过,在边郡的某些地方,一个县令常常身兼县尉、县丞甚至乡蔷夫、游徼等职。

    没办法,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边郡,吃那些苦,受那些罪。

    尤其是,对傲娇的士大夫们来说,去边郡就意味着和夷狄打交道。

    这是打死他们也不肯干的事情。

    牛胜听着张越的话,却是非常感动。

    如今这个世道,不以貌取人者,比凤凰还少。

    内心对张越的感激,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甚至觉得哪怕是为了这个侍中官去死也愿意了。

    何况只是去边郡?

    当下,他便拜道:“在下深谢侍中知遇之恩,必当报以涌泉!”

    张越听着,满意的点点头,对牛胜道:“这两日,汝好生润色,将策文重新写一下,吾当代汝,上书朝堂!”

    汉室地方基层官吏的冗员问题,虽然现在还没有办法解决,但必须让国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而牛胜的策文,虽然文字可能不是很华丽,但描述的问题,却是触目惊心。

    张越也明白,在事实上来说,其实现在儒生们天天嚷嚷的什么对匈奴作战,耗费巨大的事情,在这个问题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因为,在事实上来说,汉家农民,特别是关东地方的农民负担最重的那一部分,就是来自对基层官吏的俸禄摊派上。

    就像牛胜在他的策文里说的一样:今地方官吏,月俸六百,而民苦之日久,荥阳之民,以三十人养一吏,民皆哀嚎痛哭,有破产之伤。

    平均三十个农民,就要负担一个百石官吏的开支俸禄。

    平摊到个人头上,每一个月需要缴纳额外缴纳二十钱以上的算赋。

    而对匈奴的战争,反应到农民身上,也不过是一年二十三钱的算赋和马口钱而已。

    就这样,天下士大夫们就汹汹议论,纷纷鞭笞。

    但几乎所有人都对基层地方,平均三十人甚至更少的人供养官吏的现实视而不见。

    别人可以当瞎子,张越不行!

    只是,这事情不是提出来,就可以解决得了的。

    这需要无数人的努力和无数人的奋斗。

    但有一点,可以确信,这庞大而臃肿的官僚结构,必须开刀了!

    再不开刀,随着时间流逝,这个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更加无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