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七十四节 抢婿(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般列侯差。

    但,和戚里、尚冠里不同。

    此地,不止有豪宅,还有一栋栋年久失修,漏风漏雨的破旧夯土屋。

    既有朱门大墙,紫衣锦服,大腹便便的富商,也有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贫瘠之家。

    魏相坐在夕阴街的一个豪宅阁楼上,远眺着自己这豪宅左近的民户生活。

    他亲眼看着,一个母亲,将刚刚从官衙买回来的限购粟米,倒入一个大瓮中,然后混入大量的糠麸、绿豆以及蹲鸱、蒻头所制的粉。

    大约是一斗粟米配三斗糠麸、两斗其余食物的水平。

    至于国家配给的麦粉?

    不好意思,这种贫民根本买不起,早就将自己的配额卖给了那些有钱的,舍得出钱购买麦粉来**细食物的人家。

    也就大约买了几斤麦粉,藏在家里的米缸深处,作为新年祭祖用的祭品。

    看着那妇人的动作,魏相内心的敏感被触动,叹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子当年之叹,今日依旧!”

    坐在他对面的一个男子,听着也是点头,道:“弱翁兄所言,吾亦然!”

    “当今之世,富者阡陌连野,贫者无立锥之地,老子曰: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当今之世,反其道而行之,乃补有余而损不足!”

    “朝堂诸公,若不早醒,吾恐大祸临矣!”

    虽然,此人满身锦衣,腰配玉饰,而且家财万贯。

    特别是以魏相所知,这附近贫民的大多数麦粉配给,都是出卖给了他家。

    但现如今,长安士子圈里,悲天悯人,感慨百姓生活艰难,大肆抨击贪官污吏和奸商豪强,已经是主流,甚至是政治正确了。

    想要在这个圈子里混,不鞭笞几下世道,为贫民流几滴鳄鱼眼泪,根本就混不下去!

    这种风潮,是从‘废奴运动’开始,在前不久的旱灾之中,攀升到极致的。

    接连两次运动,让无数人,不管是公卿子弟、富商之后,还是寒门士子,都在其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改变世界!

    这种情绪,促使了整个长安的风气,为之一变。

    至少在士子圈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入到改变世界的浪潮中来。

    只是……

    魏相知道,这种改变,流于表面。

    就像眼前这位富商子弟,他只是说说而已。

    若真有人为了百姓,为了天下,去动他家的利益,他怕是要跳墙。

    但没有办法。

    魏相只能虚与委蛇的笑着道:“王兄所言,确实如此啊,百年前陈涉教训,犹在眼前……吾辈士人,若不惊醒,我恐将来有春秋之诛!”

    在现在的士子圈里面,生态链已经渐渐成熟。

    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吆喝呐喊,鼓舞助威。

    而类似魏相这样在士子圈之中颇有名声,人缘不错的中坚,则串联上下。

    毕竟,读书人也是人,总不能说读了孔夫子的书,就能修仙成功,辟谷了吧?

    大家都要吃饭、睡觉、交际。

    而要满足这些需求,就需要钱。

    准确的来说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

    譬如给贵族当食客,或者给富商做幕僚。

    大多数士子在长安的经济来源,都是如此。

    而士子这么多,体面的工作就这么几个。

    竞争压力自然很大。

    于是,多数士子,只能沦落到给人抄写书写、书稿甚至给人打杂、浆洗衣服维生。

    过的相当艰难。

    也就是经过两次运动,随着富商子弟和贵族子弟们的踊跃参与,士子们的生活才终于光鲜了那么一点。

    可以靠着去参加这些人组织的学会、辩论会,蹭点吃喝,甚至混点车马钱。

    在这其中,富商子弟、贵族子弟,得到了名声,蹭到了热度,而寒门士子则得到了温饱,甚至获得了进身之阶。

    可以说是双赢了。

    就像今天,魏相来此,是因为这位王家的公子,打算组织一场诗赋会。

    交流文章,打响名声,就请人邀请他来商议。

    让魏相来组织人手,参与一次这样的文会。

    这也是现在很多富商们下意识的选择。

    汉家百分之九十九的商贾,在发达了以后,都会选择将自己的后代,向士大夫方向培养,期望可以转型成功。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