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节 矫诏(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奖惩性质的场合。

    于是,就发展出了两套系统。

    凡制书,要文武百官共议(至少要做个样子)才能发布,凡诏书,则一试三份,一份交由执行人,一份交给兰台,作为备案,一份天子自己保留。

    三者合一,才叫诏书。

    哪怕只是缺了一个环节,所持诏书就是非法的,持有人视同矫诏。

    百年以来,这细节处的魔鬼,不知道坑死了多少人。

    而刘氏天子也靠着这一手,玩弄了无数公卿列侯们的**与灵魂。

    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甩锅和随时随地耍无赖。

    受害者名单上,有着周勃、陈平、张苍、晁错、窦婴、袁盎等名臣。

    刘家的陷阱,防不胜防,让人无可奈何。

    好在被刘家人忽悠久了以后,吃够了苦头的公卿大臣,自然也与时俱进的找到了应对之法。

    于是,在元鼎以后发展出了新的诏书制度或者说游戏规则。

    凡诏令,必遣使节持节布告,公卿大臣才敢接诏。

    不然,鬼知道你老刘家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可没有人再想像窦婴那样,明明手里面有先帝诏书,结果反倒摊上了一个矫诏的罪名,自己腰斩弃市不说,还连累宗族一起遭殃。

    这就是为什么,汉室前期矫诏案层出不穷,而到了中后期则迅速减少的缘故。

    张越和金赏,装作不知道这个事情,其目的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就是生怕那赵良死的不够快!

    “臣等恭闻陛下圣谕!”张越和金赏,带着田广上前,微微恭身,做足了姿态,拜道:“请陛下训示!”

    赵良一见这个情况,不由得心花怒放起来,他拿着手里的帛书,清了清嗓门,高声道:“天子有诏:凡在外公卿,不得为难临武君,一切大小事务,都当听从临武君的意见!”

    张越与金赏一听这话,就已经有些憋不住了。

    到现在,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