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四节 定策(4)(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下有名!”

    徐州也就这么一个拳头产品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徐州是内陆,气候干冷潮湿,又多山区沼泽。

    还没有出现过一个类似吴王刘濞那样能干的大王,带着徐州人民,建设种种基础设施。

    所以呢,虽有帝乡的头衔,但真没有什么优势。

    张越听着,却已经在心里面有了想法了。

    他轻声道:“能不能请三位明公帮我一个忙?”

    “侍中公请吩咐!”三人连忙拜道。

    “是这样的,过几日,有一个远方的使者将来,我希望三位明公能尽可能的为我准备一些青徐扬当地的特产,以方便我向那位使者推荐……”张越笑着道。

    乌孙的那位小昆莫,还有五天,就要抵达长安。

    到时候,张越可以向他和他的使团,推荐一下中国的产品。

    最好能签下一个大单!

    将青州的刺绣,徐州的陶器以及扬州的海盐与铜器,推销给乌孙和西域人民,满足乌孙与西域人民日渐增长的消费需求,顺便提高青州、徐州、扬州的就业。

    同时,外贸收入,也可以成为工程的资金。

    当然,仅靠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张越还打算,在长安找个地方,举办一个类似博览会的庆典。

    向关中人民,也隆重介绍一下来自东南的产品。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要搞钱,从农业上是不可能的。

    青徐扬的农民,都快全部破产了!

    再向他们加税,死路一条啊!

    隽不疑等人听着,心头一喜,纷纷拜道:“侍中高义,侍中高义!”

    别看汉家士林舆论,极为嫌弃商贾和商业。

    但,在官场,却几乎没有人拒绝将自己的商品卖到域外去。

    像是交州刺史部,就专门在番禹和日南建造了港口,欢迎来自海外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