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四十五节 可怕的临淄城(1)(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贩往临淄!”

    张越听着,面带微笑,心里面却是想着:“所谓看不见的手吗?”

    市场确实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为趋利的商人,会为了利润,主动去做很多事情。

    但问题是,那是临淄!

    一个人口百万规模的超级都会!

    整个地球上现在最大的城市。

    而且,临淄的人口规模,已经保持在目前这个水平,起码二十年了。

    故而,都不需要去学什么经济学,也不需要列什么公式。

    只需要知道一个常识在西元前的小农经济下,物流成本,高的超乎想象。

    而如今,又没有隋唐大运河,使得临淄可以减少运输成本。

    故而,很显然,临淄城的基本生活消费商品,只可能是就近获得的。

    但问题是,齐郡或者说齐郡周围的胶东、胶西、淄川、琅琊、北海等郡,有这个能力,供给临淄的消耗吗?

    此外,临淄的人民,买得起从这些地方运来的粮食吗?

    对此,张越深表疑问。

    关中粟米,均价百钱一石,临淄的粟米价格,应该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以百钱一石来计算,一个五口之家,每一个月的基本需求,在六到七石。

    这就是六百钱到七百钱的开销。

    而汉室一个百石官吏,月俸将将六百钱。

    也就是说,起码需要有百石官吏的收入,才可能在临淄生存。

    这可能吗?

    理智告诉张越,这是不可能的。

    至少,小工匠和小商人,是做不到这个收入水平的。

    就听着隽不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而临淄城中居民,除官吏、军人、贵戚、士大夫及其家眷下人奴仆外,余者尽为工匠、织户!”

    “下官曾在临淄城中,住过一个月,所见者,家家户户,织机之声,从早到晚,从不停歇!”

    “妇孺老弱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