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节 入我瓮中(1)(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去过的地方有很多。

    他去过匈奴,在单于庭和匈奴王室把臂同游过,也曾游走西域,率军巡视,更越过葱岭,和康居人‘切磋’。

    在没来汉朝以前,他认为的世界,都是一样的。

    逐水草而居的引弓之民,统治和奴役着那些定居耕种之人。

    那些孱弱的农耕之人,在引弓之民的铁骑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卑躬屈膝,奉上女子财帛,祈求引弓之民的宽恕。

    但

    到了这汉朝,自称诸夏的中国之地,一切都变了。

    他在河湟之间,看到过那些放牧游牧的引弓之民们,驱赶着大批牲畜,迁徙于牧场之间。

    但,一旦他们遇到了博冠长袍的汉朝人。

    特别是那些戴着羽冠的汉朝士大夫骑马而来。

    整个部族,无论男女老少,都主动让开道路,甚至还有人会匍匐在地,对汉朝人行礼问安,口称明公。

    一开始,他不了解,很疑惑。

    但如今,他知道原因了。

    “仁义不施则攻守之势异也!”念着这句汉朝人的话,泥靡在心里道:“不行忠孝,则人民不安,国家不宁”

    他想起了乌孙历史上的数次动乱。

    其中就包括了现任昆莫翁归靡之父大禄引发的那次动乱。

    在作为君父的先昆莫猎骄靡还在世的时候,大禄就悍然引兵,威逼赤谷城,逼迫先昆莫妥协。

    乌孙也是因此,从此分裂,至今依然动荡不安。

    若是有中国的忠孝观念,大禄敢叛乱,敢威逼吗?

    怕是连个念头都不敢动!

    “不行仁义,则人民不服,文明落后”

    无论是西域还是匈奴或者康居远西之地,所有王国都是拳头说话,弱小和战败者为奴为婢,收尽欺凌与压迫。

    乌孙国内的牧民,几乎没有人能活过三十岁。

    而汉朝的平民,却有能活到七十、八十的,泥靡甚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