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一行就到了县衙。
刚刚下车,张越就看到在县衙门口,陈万年似乎在挠头搔首的张望着什么。
“陈县丞”张越走上前去,问道:“何故在县衙门口张望?”
陈万年看到张越,立刻上前,拜道:“侍中,徐老将军来了”
张越一听,也是眉毛一皱:“还是为了郡兵募兵一事?”
陈万年点点头。
正巧此时,刘进也在卫兵的簇拥下,走了过来,听到两人的对话,问道:“是阳里的徐老将军?”
陈万年连忙恭身拜道:“禀殿下,正是阳里的徐老将军!”
“哦”刘进听着,神色肃穆,道:“老将军来县衙,孤自当前去看望、拜谒!”
“殿下且慢”张越连忙拉住刘进,道:“臣与殿下同去”
阳里的三老徐荣,如今已经是新丰最广为人知,最受敬重的老人。
不止是因为他资历够老,也不仅仅是因为他曾拜谒天子,为天子赞赏,授给鸠杖。
也因为张越和刘进的敬重。
新丰之政,除了兴建水利、推广粟苗,建设工坊园,为了消除干扰,也为了占据道德制高点。
新丰上下,大小事务,每有所兴,必会请教、征询各地三老的意见。
民主化程度和三老参政议政的深度,为汉家之最!
也正是因此,虽然很多人非议和攻击着新丰的一些政策,但,没有人敢全面否定新丰的一切。
就是最顽固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新丰之养老、尊老、敬老,颇有三代之风,古之遗爱也!’。
更不提,张越还让各乡亭里,订立和完善村规乡约。
这就更是赞歌一片了。
无论是今文学派,还是古文学派,都觉得这是好事情。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
就像现在,新丰的地方三老们,对于县内事务的参与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起来。
无论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