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一十六节 诸子齐聚(2)(第4/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是

    此事,也让徐襄知道了世界在变化。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连素来闭口不谈战争的谷梁,也不得不从故纸堆里,为自己的立场转变找借口和依据。

    由此可见,天下士林和民间的风潮,正在渐渐转向。

    而且,来势汹汹,以至于江升这样的老顽固,都不得不开始微调立场,来顺应人心。

    想到这里,徐襄就越发的知道,这一趟冒险来长安,来新丰是赌对了!

    这个险没有白冒!

    那位侍中官,确实值得他冒着可能因为旅途劳顿而导致健康恶化的风险来一趟长安!

    徐氏不似现在的儒家今文和古文各派,大抵都是元光后崛起的。

    徐家历史悠久。

    打从太宗孝文皇帝开始,徐家就是刘氏大臣,世袭的礼官大夫,对政治的介入程度非常深,徐氏的地位和富贵,也有赖于和当朝的贵人、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可以这么说,没有天子和当朝贵人们的支持和承认,老徐家啥都不是。

    所以,这次进京,徐襄的意图非常明确给子孙们留下一个香火情。

    简单的来说,其实就是交易。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碰瓷。

    主要目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超然地位和名望,来给那位新贵撑场子、背。

    最好,让其能喊一声‘老师’。

    这样的话,徐氏子孙,未来肯定不用发愁了。

    只要那位新贵,能够保持目前的态势,老徐家起码可以再垄断和霸占礼记权威五十年!

    可能对现在天下的士人,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们来说,徐襄的想法实在过于阴暗和龌龊了些。

    但

    对徐家这样的世家而言,这根本不算什么!

    休说那位新贵是儒家的自己人了!

    便是敌人,当初儒生们也没少帮忙!

    法家的晁错,就是最好的

-->>(第4/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