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三十七节 鏖战(1)(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后被其从头凿穿到阵后。

    这就是骑兵这个兵种的最大优势之一——灵活、高速,并可以选择进攻的地点和方向。

    此时,张越已经重新回到了箭楼上,登高望远,观察整个战场的全局。

    在他的角度看来,匈奴骑兵,就像山洪后的泥石流一般,席卷在整条防御阵列上。

    几乎所有地方,都在交火。

    阵列之前,枪戟矛戈与匈奴骑兵装备的各种青铜铤、短刀、长剑,交鸣在一起。

    阵列之后,乌恒义从的弓手们,接连不断的组成抛射,打击和控制着匈奴骑兵。

    但,乌恒人与匈奴人相比,还是太稚嫩、太青涩了。

    尽管他们作战勇敢,坚决防御。

    但是……

    从张越的角度来看,前排的盾兵与步兵,已经坚持不了太久了。

    而且,他们的伤亡,恐怕也不比进攻的匈奴人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狼原这道狙击阵地,虽然死死的扼住了卫律部南下的主要通道。

    更因为特殊的地理地形,而可以有效防止匈奴骑兵的两翼包抄或者绕后捅菊花。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

    为了能够在这里卡主匈奴骑兵的南下通道,整条防线阵地,拉的有些长。

    战场的正面宽度,就超过了十里!

    如此长的接触面,就意味着,乌恒义从的兵力,在实际上是被摊薄了的。

    尽管,张越想了许多办法,用了无数主意。

    但,一开始战斗,整个防御阵地,就像面团一样,被匈奴骑兵,不断的挤压、擀碾、变形。

    无数的薄弱点和脆弱部,立刻就暴露出来。

    匈奴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立刻就调兵遣将,向着这些防御弱点和脆弱部攻击。

    这迫使第一梯队的乌恒义从们,不得不咬牙顶上去。

    战斗开始一刻钟后。

    后排的弓手们,便不得不拿起了武器,顶到了前排。

    而失去了远程火力的狙击,匈奴骑兵越发的猖狂。

    越发的肆无忌惮。

    战线前,此刻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狱般的场景。

    在不过一刻钟时间内,匈奴与乌恒双方,各自遗尸数百。

    更多的伤兵,则都在地上打滚、哀嚎、惨叫。

    但没有人关心他们。

    匈奴人的骑兵,就像是潮水一样,延绵不绝的冲击着乌恒义从的防线。

    到现在,第一线的防御设施,除了那些圆筒钉刺陷阱,还能偶尔发挥作用外,其他的防御设施,基本已经没有效果了。

    匈奴骑兵,踏着他们的同袍与敌人的尸体,向前冲击着乌恒义从们摇摇欲坠的阵线。

    看到这里,张越冷静的举起手来,下令:“第二梯队,顶上去!”

    “诺!”郭戎立刻领命,然后敲响那面被布置在箭楼下的战鼓。

    咚咚咚!

    咚咚咚!

    密集的战鼓声,响彻战场。

    诸水小奴,带着他的部族兵马,全体站起来。

    然后举着盾牌,拿着武器,大踏步向前,加入前方的战场。

    这批生力军的加入,立刻就稳固了已经摇摇欲坠的防线,并生生的将匈奴骑兵,赶出了墙垣。

    但,匈奴人却不慌不忙,立刻做出了调整。

    张越看到,在前方的匈奴本阵之中,又一批骑兵,加入了战场。

    而原本负责进攻的骑兵,则在这些骑兵抵达战场后,逐步后撤,推入其阵内修整。

    看到这个情况,张越眼皮子有些跳动。

    这就是骑兵的优势!

    我可以休整,你不行!

    照这么打下去,张越感觉,乌恒义从们,可能撑不了多久。

    哪怕他之前,用近乎开挂的远射,鼓舞了士气。

    但……

    冷兵器时代的士气,属于薛定谔的士气。

    士兵们的情绪、感受和战局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导致士气的涨跌。

    故而……

    “也只好学学阿瞒了……”张越叹了口气,朗声下令:“传令各部,再坚守一个时辰,匈奴必定撤兵!”

    至于一个时辰后,万一匈奴人不撤?

    那就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先顶住这一个时辰再说!

    再说了,乌恒人有时间这个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