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三十九节 历史的浪潮(1)(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因为,在坐诸公,统统都是躺着捡到了现在的政绩!

    新丰的冬小麦,如今已经是进入全面收割的时刻。

    根据目前为止,新丰方面的报告。

    今年新丰的冬小麦亩产,已经是大爆了!

    最早收割的临渭乡的八亭七里,平均亩产达到了七石多。

    虽然没有一开始的亩产八石那么夸张,但,综合一乡两万多亩麦田,这个成绩和神话一样。

    因为,目前的数据显示,仅仅是临渭乡,就产出了超过十五万石的小麦。

    比别人一个县一岁的产量还多!

    而且,从太孙殿下,亲自带回来,上贡给天子,并由天子赏赐给在京列侯、两千石的那些麦子来看。

    这些新丰的小麦,是非常优质的小麦!

    粒大饱满皮薄,烘干脱壳磨粉后,得到的麦粉,纯白、香浓、筋道,做出来的东西,麦香浓郁,口感顺滑。

    这种又好吃、产量又高的麦子。

    瞬间征服了全长安的公卿。

    同时也征服了全天下的地主贵族与商人。

    现在,新丰的麦价,已然涨到了两千钱一石以上。

    就这,都还是有价无市。

    很少有人肯售卖自己的麦子。

    过去,新丰的地主、贵族,在关中是小透明。

    根本没什么人关注和看重。

    而如今,他们是全关中甚至全天下的焦点和明星。

    无论走到那里,都能引发无数人关注与追捧。

    哪怕是进入九卿府邸,也能成为座上宾。

    原因是非常简单的——他们手里有其他人都想要的麦种!

    价值连城的麦种!

    所有人都希望,可以从他们手里,得到一批这样的高产麦种。

    影响,还不止如此。

    新丰的一切,都已经因此爆红!

    曲辕犁、水车、耧车,供不应求。

    新丰人种田的方法和技术,更是成为了无数人争相学习和研究的事务。

    涟漪更直接震荡到官场、政坛与学术界。

    所有与新丰有关的人或者物,一下子就受到了天下追捧与热议。

    像是上官桀,他以前的人设和给人们的印象是——马屁精、幸进小人。

    但因为帮新丰提供了许多便利,所有一夜翻红,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社稷能臣’‘治世之臣’。

    像是张安世、金日磾、霍光、戴仁,更是全部沾光。

    舆论界,直接将这三位,称为‘兴汉四杰’。

    为什么?

    因为他们和那位侍中官关系匪浅!而且是对方进入官场的引路人与举荐者。

    士子们,纷纷引经据典,将他们吹捧为当代的祁黄羊、鲍叔牙、景监、萧何(此四人分别举荐了解狐、管仲、商君、韩信)。

    特别是枌榆社、新丰乡的麦子,也开始收割。

    产量都报入长安后,这一趋势看上去似乎有增无减。

    因为,这两个地处内地,与临渭乡没得比,土地情况在过去很不好。

    但现在,这两地目前已经上报的平均产量,就没有低于六石的。

    膏腴之地,精心照料的官田的产量,甚至还有十余亩,放出了亩产九石的卫星!

    而很快,原本是贫瘠之地,公认的山陵之区的骊乡之麦,也要收割了。

    若骊乡的产量,也能维持在平均六石,甚至只需要五石的水平。

    那么毋庸置疑,新丰的模式,就马上会成为,将来全天下的标准。

    其影响力,将不逊于当年鲁国率先出现的地主。

    哪怕再迟钝的人,也能感觉到,时代的浪潮,正在拍击着地面,欲要汹涌而来的势头!

    如今,天子准备,将此事告庙,郑重的报告给列祖列宗,更加剧了这一浪潮侵袭的力度。

    天子笑意盈盈,看着群臣,内心无比爽快。

    自元鼎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体会过今日这般畅快了。

    自然,他知道,这一切是谁带来的?

    于是,便问着群臣:“诸卿以为,张子重为国牧治地方,大治新丰,使上帝嘉祥瑞于汉,朕当以何酬其功?”

    群臣闻言,全部顿首:“臣等伏唯陛下之命是从!”

    得!

    都已经躺好了!

    没有人,会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时间出来自讨没趣。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