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节 大宛战局(第5/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会咬钩呢?

    张越判断,只要乌孙人不傻,这个钩子,他们必咬无疑。

    原因很简单——若大宛灭亡,吸取整个大宛王国的人口财富与数百年积累的技术精华的匈奴,将在国力上对乌孙形成碾压。

    一旦贵山城陷落,匈奴是必然对乌孙下手的。

    这是人的本性,也是匈奴人必然的战略选择——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匈奴人那里会坐视乌孙人占据半壁大宛?

    如何会忍受乌孙人将他们的疆域,扩充到大宛东部,与康居相连?

    故而,张越知道,即使他不去怂恿,乌孙人也必定有与匈奴撕破脸的预案。

    这就好比二战初期,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甫签订的那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样。

    这个条约的签订,就是为了撕毁的。

    且双方,都有撕毁条约的决心与准备。

    故而,张越的暗示与怂恿,只是在加快和加速这一进程,只是让乌孙人更快更坚定的下定决心而已!

    当然了,张越同时也做好了,万一乌孙人蠢到愿意坐以待毙的准备。

    他已经命令,在西域的西域都护府,立刻准备好供给六千以上骑兵在冬季远征的物资准备。

    包括御寒的毛衣、手套,防冻的蛇油、鲸油,以及大批可以在马上就地食用的湩乳、马奶酒、奶酪、肉干、酱料。

    当然,若无必要,张越不愿意在冬季出兵。

    因为,那太考验汉军的运气了。

    一旦陷入暴风雪中,准备再充分,也可能损失惨重。

    …………………………………………

    九月初的大宛东部草原,草场已经在消亡。

    对乌孙骑兵来说,最适合他们作战的季节,正在渐渐远去。

    一旦草原的青草不再生长,那么,他们就需要从后方运输大批补给来维持大军的作战。

    而这对一个游牧王国而言,乃是沉重的负担。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