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再传弟子,当代《春秋》之承道者也……”
“十月癸未,阴阳交泰之日,吾率军于红河北岸,若蒙公不弃,吾愿效武王之礼,列阵于彼,不鼓不成列,不重伤,不擒二毛,以君子之战,与公会猎于疏勒……”
张越看着,轻笑起来,然后将此书信交给周围将校传阅。
大家看完,也都是哈哈大笑。
“李少卿在匈奴连脑子都坏掉了吗?”续相如讥笑着:“自襄公之后,周之军礼,尽弃之,由是兵不厌诈耳!”
“况且,李少卿难道没有读过将军的《战争论》吗?”
其他人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在他们看来,李陵真的是做了一个会被人嘲笑万万年的决定!
现在,距离牧野之战过去了八百年,距离楚宋泓之战也过去了至少五百年,距离城濮之战亦过去了差不多五百年。
李陵却忽然又提起那早被埋葬的周军礼,想玩君子之战?
这不是搞笑吗?
但张越却没有笑,他看着众人,道:“公等的意思,吾知之矣!”
“然而……”张越轻声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吾意应战!”
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将军,您何必与李少卿这等背主叛逆之人,讲什么君子之道?”有人立刻高声喊道。
“将军,李少卿匈奴夷狄之主也,春秋曰:自古中国不与夷狄交,此等小人,何必理会?!”更有人跪地劝谏。
张越看着他们,笑道:“公等误会了……吾还没有糊涂到连李少卿的心思与盘算都不知晓的地步……”
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激将法,张越岂会不知?
“那您为何?”续相如问道。
张越却是答非所问,有些激动的道:“昔者,太伯端委以治吴,犹不革裸发文身之习,秦始皇帝开百越,当今天子以闽越叛乱,迁其民于江淮之间,其时固荐奔狐兔之墟,然而,自左传诸子南下,两载之间,吾闻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