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几个女人,握着剑站起来,气势汹汹的道:“天下,刘氏之天下也!社稷,高帝之所立也!”
“吾等诸王,自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刘昌听着,满意无比。
朝鲜王被说服了,那么燕王、昌邑王还远吗?
却听朝鲜王问道:“赵王,未知燕王旦是何态度?”
刘昌闻言,答道:“回禀王兄,昌邑王、燕王皆有人前去说服……请大王放心!”
这一次,他们可是联络了大半年,使者往来,终于定下基调,要借着今年入朝长安的机会,趁机发难。
刘胥听着,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起来。
昌邑王刘髆他不清楚,但燕王刘旦……
那可是天下知名的张子重狂热追随者!
而且,不止是刘旦本人,刘旦身边的大臣、妃嫔,也都是如此。
这些人居然连刘旦都敢去说服?!
真不知道,他们是把握太大,胜券在握,还是蠢到家了?
想到这里,刘胥就忍不住问道:“赵王难道不知道,燕王旦,素以英候为楷模,曾言:文质之教,未有明如春秋者,而春秋大义,尽在张氏学!”
“于是燕王于燕蓟起‘明算堂’,纳天下能明算、格物之士百余,日夜究于术算之道……”
何止如此!
刘胥听说,刘旦最近沉迷了一个课题——他从故纸堆翻出来了当年墨家研究日地距离的课题,于是他打算发扬光大,将日地距离这个问题计算出来。
这可是大工程!
刘胥估摸着,刘旦这辈子估计都要搭在这上面了。
不过,这个事情他不会和刘昌说。
刘昌闻言,傻了,连忙问道:“竟有此事?”
刘胥一听,得!
这种蠢货,也就是投胎投的好罢了,若不是姓刘,恐怕早被人玩死了。
只是……
刘昌蠢是蠢,但其他诸侯王未必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