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儒。
尤其是吾丘寿王,迄今都为天下人怀念。
他苦苦煎熬了三十年,终于熬死了董仲舒和他门下的精英。
但……
董越又冒了出来。
这个董仲舒生前并不起眼的儿子,自任太学博士以来,就将太学上下拧成了一条绳子。
怕是要不了十年,又是一个董江都!
反观他门下……
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要不是还有着太子信任,能借助储君的财权,扩张和招收门徒。
谷梁学派势必会被公羊学派狠狠的镇压!
“董博士不在太学纳福,来博望苑有何贵干?”江升拄着拐杖,轻笑着道:“难道……”
他看着左侧的张越和皇长孙,心里面跟针扎了一样难受。
“臣最近得侍中领新丰令张子重之助,略做些了春秋大义,特地来献给家上,请家上一观……”董越浅笑吟吟,拜道。
立刻就有几个太学生捧着几卷竹简,敬献刘据面前。
董越笑着介绍着:“此乃臣与太学诸子初步整理和汇编而出的三条大义,分别是:尊王第一,大复仇第二,攘夷第三,请家上与谷梁诸子品鉴一二……”
话语之中得意不已,太学生们更是纷纷挺直了腰杆,骄傲无比!
公羊学派短于经义的短板,在那日之后,就一去不复还了。
得张越所留的二十八义后,公羊学者们甚至欣喜若狂的发现,若将那二十八义扩充和充实之后,公羊学派说不定从此就‘长于经义’了。
刘据让人收下那三卷竹简,然后说道:“董博士之献,孤一定仔细……”
“来人,为博士及诸太学生赐座……”刘据在心里叹着气,无奈的吩咐下去。
他知道今天的事情,恐怕难以善了了。
董越和太学生们气势汹汹的带着经义而来,谷梁诸生必有所回应!
他回头看了看在自己儿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