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将这三层小楼走了一圈,看到了孩子们的寝室、活动室、图书室等等,应该说地方虽然不大,功能性还是比较全面的。只不过应该是限于资金方面的条件,许多设施偏老旧,图书室里的图书也明显是来自社会不同团体的募捐,有些书完全就不是针对儿童的,也胡乱放在那里。
已经不错了!
崔石听孙院长说,这里完全是一个退休狱警李弘毅自己支撑起来的天地,专门收容失去生活来源的服刑人员子女。应该说政府这方面功能的缺位,却由个人弥补,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壮举。些许细节上的不足,也是瑕不掩瑜。
除了刘佳之外,这里还有三个义工,基本上算是各司其职,负责儿童村的伙食、教育、文体活动等各方面。义工来自京州市不同角落。像刘佳就是一个幼儿园的老师,每周专门过来一天在这边。其他人也有大学在读生、有退休的阿姨、还有个倒班的出租车司机——在这里他负责安保方面的工作。
看着看着,让人心里暖暖的。
正如吴立国那首诗里写的,社会有情成此地。
“叔叔,你是来带我回家的么?”
一个只有四岁半的小男孩,很是期待地走到崔石脚边,仰起小脸很认真地问道。
唉!
这句话几乎是瞬间就打入了崔石的心灵,甚至让他浑身都忍不住颤了一下。
“叔叔,你是来带我回家的么?”
这句话,若干年前他也说过,对象就是来孤儿院的王剑峰。
因为这句话,他从孙院长创办的阳光学校走出来,从此成为了一个有爸爸的孩子,相比那些小伙伴们,算是幸运儿了。
可惜……我到今天还是对爸爸的病情束手无策。
好容易遇到个太上老君,还是不肯帮忙的!
崔石低头看着那个小男孩,只为了那句一个字都不差的问话,他立刻侧过脸问刘佳道:
“这里的孩子,是可以领养的么?”
如果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