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刑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正当吉时(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得意之余,摇晃着脑袋:“而我走遍九国,懂得九国的百余种方言。倘若不信,我且给你一一呈现,先听南陵都城的,再听南陵乡下的……”

    那老头存心卖弄,先后说了十几种方言,口音惟妙惟肖,便是南陵都城的口音,也是真假难辨,顿时换来沈栓四人的拍手称赞。

    无咎有些闷闷不乐,干脆继续躺在褥子上两眼看天。而他的手中却是多了一块灵石,暗暗养精蓄锐。

    霞光掠过树梢,再又慢慢远去。黑暗渐渐降临,一轮弯月升上天边。

    初秋的夜色,静谧且又妖娆。三百多修士在寂静中歇息,在躁动不安中默默等待……

    当长夜过去,天色破晓。

    歇息了一宿的修士们纷纷动身,越过山坡,穿过山谷,直奔十余里外的山门而去。

    无咎伸着懒腰慢慢醒来,然后不慌不忙收起地上的褥子。

    太实、岳琼等人已在林外等候,只有朱仁很不耐烦连连催促。

    无咎走出树林,依旧是睡眼惺忪的样子。

    此时,天边将将露出一抹鱼肚白。山谷之中,则是雾霭淡淡晨色朦胧。

    孟祥与荀关回头看了一眼,便与沈栓、胡东、朱仁动身往前。太实与岳琼则是招手示意,旋即又面面相觑。岳琼似有尴尬,扭头而去。太实则是手拈胡须,脏兮兮的脸上挂着暧昧的笑容。

    一行八人,随众穿过山谷。

    须臾,一块矗立着牌坊的山坡到了眼前。牌坊上刻有黄元圣境四个大字,显然便是黄元山门的所在。而山坡的四周,已是人头攒动。山坡之上,则是一字排开站着四五位修士。

    当无咎与太实、岳琼尚未靠近山坡,便听那山门下有人扬声说道:“九月初九,正当吉时。我黄元山传承恒久,弘法有序,今开启剑冢禁地,以飨四方同道。仙缘随天,祸福由人。为时一月,不得延误……”

    说话的是位须发灰白的老者,修为不过筑基的圆满,却也声震四野而威势不凡。他交代了有关事宜,以及剑冢内的禁忌。并且另有声明,从剑冢全身而退者,可以酌情拜入仙门,却不强求,各安天命。而一月期限之内,务必穿过剑冢抵达峡谷的另一出口,等等。少顷,他大袖一挥,带着四位弟子率先绕过山门,走向东侧的峡谷。

    众多修士随后而行,倒也有条不紊。

    三五里的远处,便是一道窄窄的峡谷。其左右楼阁高耸,林木掩映。看上去很是寻常,只是雾气缭绕而情形莫测。

    而十余丈宽的峡谷当间,则是竖着两块白玉的条石,各有一人多高,当间相距三尺多宽,形同一道门户,使得原本狭窄的谷口,愈发显得逼仄与诡异。石门两侧,雾气茫茫,显然为阵法所在,更添几分莫名的森严气势。

    在黄元山修士的示意下,众人鱼贯穿过白玉石门。

    无咎初来乍到,诸事不明,只管低着头,随着人群慢慢挪步。片刻之后,太实、岳琼等人相继穿过石门。他才要跟过去,又不禁抬头仰望。

    天色大亮,霞光普照。

    曾经晦暗朦胧的山谷,顿时景色焕然而气象万千。只是那氤氲的雾霭,则是变得愈发的变幻莫测!

    无咎暗暗舒了口气,抬脚踏入石门。便在他穿门而过的瞬间,没来由地心头一跳。这一刻,好像由里到外,整个人赤条条般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无所遁形。他不敢停留,疾步往前。

    前方有人诧异自语:“记得十年前并无这道石门,缘何有变……”

    无咎回头一瞥,更多的修士接踵而来。他无暇驻足,转而看向峡谷的两侧。而雾气缭绕之中,什么也看不见,只有莫名的肃杀之意从四面八方逼近,顿然使人心神一紧而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有熟悉的话语声响起:“诸位道友,切莫失散!”

    无咎暗中带着戒备,循声而去。

    ……

    与之同时,峡谷西侧的楼阁依然笼罩在明媚的霞光之下。而楼阁之中,却是充斥着令人窒息的寂静。

    几位老者,默然伫立,皆一脸的凝重,却又一霎不霎盯着面前供案上摆放的一块玉璧。

    每当下方峡谷的石门中有人穿过,那块镶嵌禁制的玉璧随之光芒闪动,并呈现出隐约的人影,一个个相貌迥异且修为不同。

    半柱香的时辰过后,楼阁下方已是空寂无人,便是两道白玉石柱业已消失不见,曾经的峡谷入口更是隐入茫茫的云雾之中而无影无踪。

    楼阁之中,终于有人相继出声——

    “岳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