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超级壮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二章 龙陵无战事(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进攻坚固设防的山地要塞,对任何一支军队而言都是高难度的课题。

    按照美军的教科书,少不得要用飞机绕上几天,然后用远程火力清除所有可疑目标,最后飞机炸、大炮轰,掩护步兵一点一点往上蹭。

    信奉大炮主义的苏联红军则要粗暴一些,先用重炮把目标区域犁上一遍,等守军被炸的晕头转向时,派出步兵把剩下的敌人通通踩死。如果步兵攻击受阻,那就用更多的炮弹把所有能藏人的地方再犁上一遍。

    日军的战术也极具特色,山野炮压制可疑目标,九二步兵炮和迫击炮伴随步兵全线压上。各个小队配属的掷弹筒更是不甘人后,哪里枪声密集,哪里就有它们的踪影,掷榴弹、毒气弹轮流登场,不把对手折腾趴下坚决不罢休。

    从以往的经验上来看,这种步炮协同作战的模式对付中国军队来几乎无往不利。哪怕是中国军队占尽地利,依旧在日军兵锋下难以持久。究其原因,不外乎中国军队缺战术死板教条、缺乏炮火支,再有就是,他们所倚仗的工事多为土木材质,有时甚至就是一条浅浅的壕沟。在这种环境下坚守,纯粹是用人命来耗时间。

    龙陵要塞区很特别,那些参与建设的犹太人都喜欢用“东方马奇诺防线”这个别称来评价它,虽然不怎么吉利,但足以证明要塞即使是按欧洲标准也是合格的。高碉低堡一水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头还堆着原木和装了泥土的汽油桶进行加固,射击孔和通风口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保证敌军步兵即使摸到跟前也不会造成毁灭性伤害。

    日军不知深浅,加之视野不好,炮火准备只持续了二十多分钟,然后大队步兵便朝着他们已经探明的几个守备点发动了攻击。

    大雨滂沱,被特意改造过的山路湿滑无比,大股日军步兵都是一步三滑的朝目标区域蠕动,平时训练过的战斗队形压根看不出影子来。那些扛着重装备的家伙更是不堪,正真的手脚并用,没走多远便成了泥猴子。

    看着日本人一个个狼狈样,张伟倒是没有急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