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派人四下弹压军纪也是必须马上办的,现在真要出个什么事情,怕是连点转寰的余地都没有。
赵诚的回电是最先到的,电文也简单,一是建议总部继续沿着印缅古商道撤退,再有就是,老赵把秘密储备的粮食全都交由总部处理,防止部队因为缺粮闹出乱子来。
廖耀湘不知道,这几天一直有飞机在给后卫部队空投物资。英国人的,美国人的,再有就是于璐从欧洲调来的机组,林林总总二十多架次。新鲜蔬菜、药品、军装、渡河装具,最受弟兄们欢迎的还是胶底鞋。
从密支那出发时,警卫连每个弟兄都是两双鞋的配置,有些经验丰富的老蚂蚱甚至带着三双。问题是,队伍里其他弟兄可没这么好的待遇,炮兵也好,打阻击战的后卫部队也好,多数人就一双史迪威走马上任时发的胶底鞋。有些军官运气好,半道上换了英军提供的军用高帮皮鞋。不过,几千里路走下来,即使质量再好的鞋子也撑不住。不少弟兄都穿着鬼子尸首上扒下来的牛蹄子胶鞋,还有些人只能踅么了破布包住脚,其状之惨,让人不忍直视。大批补给从天而降,部队有吃穿,有药品,更重要的是,部队还停下来修整了一天。军心士气也好,弟兄们的身体状况也罢,都比主力那头要强上许多。
帮人就是帮自己,得知总部遇到了麻烦,“财大气粗”的赵诚立刻做出了决定,之前千辛万苦才运到新平洋的粮食尽数交由廖耀湘处置。一来是为了让老廖和上峰讨价还价时底气能足一些,二来么,后卫部队现在的粮食储备足够维持半个月的用度,不差新平洋那三瓜两枣。
赵诚的主意很正,不管上头的路线怎么定,他赵大爷还按照既定方案办。该爬山的爬山,该过河的过河,只是一样,绝不带着队伍往老林子里钻。一场大病好悬没把小命给丢掉,谁想折腾,就让他自己折腾去,大爷盖不奉陪……
放着赵诚那边的小九九暂且不提,新大把粮食到手以后,廖耀湘心里踏实了不少。听着外头的噼噼啪啪雨声,老廖哼起了空城计的段子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