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超级壮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章 人口买卖与印花税(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烟,但是没有在价格上做手脚。曹二宝把那货拎到一边嘱咐了两句,那种病怏怏的牲口千万不能买,万一把家里的牲口都过上病,那可就是大事了。

    骡马市场连着另外一个市场,比牲口市场还热闹,卖的居然是女人和孩子。这些人有的是人贩子买来以后再转卖的,也有在头上插了草标自己卖自己的,甚至还有父母卖子女和男人卖老婆的。

    和买卖牲口没有什么区别,看热闹的闲人也很多,看着买家在这里挑挑拣拣。十几岁的大姑娘价格最贵,大概也就是百十斤麦子的价格,长相周正一些的能卖到二百斤上下。至于那些几岁的小女孩,在买家眼里完全是赔钱的货色,当包身工都嫌小,吃的又多,就算是半斗小米7.5公斤都没有人愿意要。

    有两个像是当地混混的角色,不停地在市场里晃悠。从人贩子那里要点场地费,从过路的小犯那里抓把瓜子,看见被卖的女人里有漂亮的就上去摸摸、占点便宜,反正多少都要弄点好处。

    有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穿的光鲜,似乎是这里的常客。两个混混一看见那女人就热情的迎了上去,金姐长金姐短的叫个不停。这女人曹二宝认识,是县城里凤来楼的老板娘,前几次为了租地没少在她那里请客喝花酒。这女人原先是北京八大胡同里的一个小领班,鬼子打进北京城的时候跑到了洛阳城,那里水太深、物价又高,金姐索性又跑到了陕县。

    金姐走的是高端路线,玩的是书寓加私房菜那一套。她在洛阳买了几个女学生撑起了局面,现在又来买小姑娘慢慢调教。据说先头的买的几个都请老师在念书,就连外国话也能说上不少。陕州的那些官员和大地主就喜欢往她那里跑,贵是贵了点,越贵请客和被请请的都有面子。

    赵诚不是救世主,只买了集市上的那些孩子,就当是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半大的姑娘也全都买回去了,医院的护士不足,等伤兵医院开张,家里的人手根本应付不来。六十五个人,拢共也就是六头牛的价格。

    那个金姐皱了眉头,刚才有个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