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弹。?
看着这帮弱不禁风的战士,这些中条山前线的铁柱子,赵诚不得不改变了原先的计划。每人都十二块钱的标准,冬装、大衣和两套春秋装,换下来的旧衣服正好做了烧洗澡水的燃料。
换完衣服的部队按计划会在黄河岸边修整两个礼拜,除了整训,就是调理身体。
西安城里一下多了好几家被服厂,三万多部队加上五万多民工,八九万人的服装被褥得是多大笔生意。供应商差点没给老赵下跪,自打抗战爆发以后就没见过这么爽快的军爷。虽说价格压的有些低,质量要求的也高,可人家向来是货到就付款,特别是盐这些紧俏物资,陕州那头的曹二爷给的都是高价。多少日子没做过这么爽的生意了!
换装的部队比那帮商户更开心的,毛巾、军装、被褥,弟兄们多少年没穿过新衣裳了。头三天是小米稀饭,从第四天开始就有了小荤,一个礼拜过后,顿顿都有肉。因为人多,晚上那顿不是肉,供应的是大肠、肚肺那些下水,弟兄们依旧欢天喜地。当兵的要求不高,能吃饱饭就能出死力打日本。伙食里要有菜,咱不没那么高要求,实在不行有点盐水就行,如果队伍经费紧张,一个礼拜能有吃上回盐咱也能凑合。天天能吃上猪下水,就算奋勇队敢死队的待遇也没这么好啊!
弟兄们在外打了好几年仗,说不想家是假的,赵诚特地让人请来唱秦腔的戏班子,这些陕西汉子总算能好好过把戏瘾。
一番折腾下来,大约要多花二十来万。赵诚没当回事,刘富贵那头赚的钱算是意外收入,根本没在他的计划之列。所以,赵老板又恢复散财童子的本性,这次程度的更厉害一些。中条山过来的士兵每人还得到了一个单兵背包,里面还装了香烟、火柴盒和油布挡雨之类的小玩意。
赵诚忙着当慈善家,整天到处闲逛,他手底下的那帮弟兄可没他那么有限。曹二宝负责军官培训,他手底下的几个营长忙着各自地盘上的基建与春耕,就连李有财整天都在忙着去火车站拉物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