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算,是不是应该把小丫头交给于璐去处理。
……………………………………………………
于璐那头恐怕是顾不上这些小问题了,80条货船的合同才弄妥,几家药厂就上门了。
青霉素的工厂化生产可是大生意,各家药厂拿到生产技术后都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当大家发现这种药可以治愈各种外伤感染,甚至对肺结核、肺炎都有效的时候,青霉素的销量大增。
和实验室生产相比,工厂化生产的优势明显的太多,两者之间就如同单发步枪和马克沁重机枪的区别!别说欧洲那头在忙着战备,就算是卖给普通老百姓,也是好大一笔生意!药厂的谈判代表找不到赵诚,只能围着于璐打转。
这次的谈判比上次简单些,不用费神去挑选下家,大家直接坐下来谈条件就得。可于璐一时半会也联系不少赵诚,赵老板这会还在川陕公路上晃悠呢。
没法子,于璐只能耐下性子听听对方的条件,弄出一个初步的东西发回国内。几百万的小生意而已,于璐有些看不上眼,她的精力都在期货生意上。
丫头这次玩的比较野,她不经押上了全部的流动资金,还把钨沙向瑞士的银行做了抵押。钨沙又涨价了,一吨钨沙涨到了一千五百美元,于璐在西班牙那头囤积的一万一千吨钨沙,再加上锑、锡、铝和铜之类的存货,银行验货以后直接提供了一千五百万美元的贷款。
四千五百万美元可是笔了不得的巨款,于璐小心翼翼,在伦敦、纽约、瑞士和南美多地同时动手。尽管她的动作不大,还是惊动了华尔街一些嗅觉敏锐的家伙。
期货市场布局完没几天,各种战备物资的价格突然涨了好几成。于璐很喜欢这种感觉,兴风作浪,还没有人知道。
于璐在期货市场上这一兴风作浪,英国人可遭罪了。前一阵子英国人专程派特使到美国安排买船的事情,结果被半路截了胡。他们看得上大船厂根本就没有兴趣接他们的订单,看的上大英帝国订单的那些小船厂,英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