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超级壮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九章 至急!传说中的战斗机(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护自己的,不照顾一下说不过去。

    李崖他们住的地方是一间竹楼,就是外省难民最常住的地方。毛竹做梁、芦席为墙、茅草盖顶,和点泥四处一糊就是遮风挡雨的家。虽然简陋一些,毕竟有个安身的地方。只是这种竹屋太热,而且蚊蝇不断。刘福贵放下东西又掏出香烟一人分一根,不远不近、不清不疏,保持点距离最好,省得大家都不好做。

    今天的云层有些厚,看样子鬼子的飞机不会来,扯两句闲篇、嘲笑一下李崖昨天的“敬业精神”,刘福贵就回到了店里。烧水泡茶、打扫卫生、开门营业,每天的日子就是这样。

    杯子的茶水还没有凉,孙莹拿了份电报纸从后面跑了过来。所谓金屋藏娇不过是个笑话,她和杨福临轮流守着电台,今天本该是那财迷丫头的值班,但是看在她把小费和自己平分的份上,孙莹觉得辛苦一下也是应当。

    刘福贵回到办公室,拿起一份三天前的《中央日报》把密电译了出来,这是赵诚的新发明,这种每天都在变更的密码本加上他们自己的秘钥后,几乎是无解的。

    电报的内容非常简单:特急!7月22日,上海的犹太难民发现十几架从未见过的日本战斗机朝西方飞去,判断应该就是日方最新研制出来的秘密武器。

    没等刘福贵看完电报内容,赵诚的第二封电报又到了:特急!日军新式飞机为全封闭座舱、航程极大、时速在520公里以上、装备20口径机炮,不可缠斗,切切!

    说来也是巧合,这帮犹太人就是赵诚在苏黎世机场帮助的那些人,不过当初他们没有直接去昆明,而是选择乘坐“绿凡蒂尼”号去了上海。很遗憾,他们很快意识到上海的犹太人似乎并不欢越来越多的欧洲难民,而且租界外那些日本兵明显和纳粹是一路货色,天知道这帮畜生什么时候就会和纳粹一起朝自己下手。

    “昆明!”小姑娘提醒自己的家人:“那个东方人说那里有很多犹太人,他们在那里是自由的。”于是,他们又辗转来到了东川。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