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超级壮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沙那年的胜利(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身携带的弹药粮草消耗殆尽后又因补给线被我方切断,通过火力优势弥补部队战斗力不足的战术彻底失效。由于九战区前期的坚壁清野战术非常成功,日军消耗完随身携带的给养后突然发现无粮可抢、无处可以睡觉,有士兵甚至因为又累又饿在行军中昏倒。因此,不得不转攻为守。

    其他日军进攻部队的状况比33师团略好一些,尤其第六师团这帮牲口,在发起进攻时就知道通过抢劫来“节约”给养,到后来别的部队因为抢无可抢时,他们的粮食储备才开始动用。但是,第六师团这种老部队在弹药供应方面遇到的麻烦是和33师团一样的。由于进攻线太长,九战区境内又多山地、丘陵,各种溪流湖泊又随处可见,为了给日军制造麻烦,甚至发动百姓引水淹没农田,到处都是一片泥泞,这对于日军依靠重装备打仗的队伍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随着战线的推进,日军发现不论是行军还是补给运输都越来越困难,很多道路连马车都无法通行,所有补给都只能依靠人背马驮。在极端情况下,只能依靠空投来补充必要的物资

    日军苦战半月后,连第六师团这种有“节约传统”的部队都已经人困马乏。由于赖以逞威的重武器无法随大部队前进,所能依靠的攻坚武器不过九二步兵炮、迫击炮和联队所属的75山炮,但是在随身携带的炮弹被消耗一空后,在某些地段火力反而不如中国军队强大,中国军队甚至第一次在重武器方面形成了局部优势。

    随着战事的推进,33师团的局面越来越糟糕,在得到后方支援后总算突破了我方一线阵地,结果半路上又陷入79军和20军共同建立的包围圈中,整个师团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最后还是在13师团的接应下才退回出发阵地。

    战至10月1日,我军在长沙一线预伏的八个精锐师被日军侦察机发现,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为避免更大损失不得不达了“总退却令”。日本人来的不易,回程更艰难,他们必须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通过我军防区撤回到100余公里外的出发地。意想不到哦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