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装备已经进入“现代化”水平。除了帆布背包、防毒面具、工兵铲、雨衣和毛毯这些大件,还有急救包、净水药片、蜡烛、火柴和草纸这些小玩意。手电筒和望远镜装备到班长一级,指南针和手表装备到排长,连长甚至还有打火机这种“奢侈”玩意。有钱的部队不一定有战斗力,但赵诚相信,装备好一些,弟兄们在现场上一定能活的更长久些。
至于美制七五山火炮、通信器材、大口径机枪、弹药和其他物资都得等到明年开春以后交货。美国军队和英国人的订单才是兵工厂关注的重点,女王大人这种小订单不得不一再推迟交货。
许是老被人家爽约,而且不得不付出高的离奇的“手续费”,于大小姐非常不爽。她干脆买来大批炮钢,加入不计废品率,足够造五百门八二炮和一千门六零炮。因为国内的条件有限,顺带着还进口了弹簧钢丝和造零件的铝合金。兵工厂那头的工程师们估计过,虽然所有材料基本上进口的,但是算下来还是能比进口货要便宜六成多。
除了常规武器,于璐那头还在一项秘密研究,火箭,既不是几十年后送人、送卫星上天的那种,也不是苏联人的“喀秋莎”。
国内的旱灾远远超过赵诚的想象,原以为只有电影中宣传的那场1942,谁知道1928年、1929年、1930年、1933年、1936年、1940年都是大旱,灾情也不知河南省一地,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四川、福建、广东、云南、贵州、江西、湖南、湖北,哪哪都特干的冒烟,要不就是瘟疫。都说天无绝人之路,按照赵诚看来,就算没有日本人这一出,想寻一条活路都不容易。
后世一到干旱就是人工降雨,还有初中课本上提到的碘化银,估计技术难度应该不是很大。赵诚让于璐弄了个研究班子,课题就是如何通过火箭把碘化银送到天上。
很遗憾,进展不大。碘化银好弄,可是火箭这玩意属于高科技,材料、原理等等,涉及的问题实在太多,根本不是随便找几个大学生就能办成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