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死的活的都堆在一块,命好的,等死了以后才会有老百姓帮着埋了,更多的就那么放着、直到与大地成为一体。能运回来的伤员也不一定能进医院,日本人的师团野战医院能同时收治七八百人,国军这头军级野战医院连二三百都搞不定。
27军是委员长的嫡系,医院里照样是缺医少药,不多都几个医生水平还不如走村串户的郎中。缺血浆,缺消炎用药,为了防止伤员的伤口感染,这帮就采用了手术截肢来治疗,结果截肢之后因为感染病死的伤员多的都统计不过来。20%,进了野战医院能活下来的只有这么多,如果是夏天打仗,连这个比例的伤员都活不下。
药品跟不上,粮食同样缺乏,要不是第四集团军给他们留了五十万斤玉米,恐怕他们连玉米糊糊都吃不饱。至于野战医院,吃的还不如部队里,能动弹的伤员还好一些,自己还能想办法弄点东西添添肚子,那些伤重动不了的几乎天天都在饥饿中熬日子。
一来二去,鬼子的老兵越打越多,战斗力越来越强。国军这头却恰恰相反,几场大战下来,强的变弱了,弱的拖垮了,越是当初能打的部队,战斗力下滑的越厉害。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山里的部队因为条件艰苦,整天都在设法出来休整,医院里的伤兵更是盼着换个东家。
医院就在平陆县城里,洋人大夫并不拘着大伙上街溜达,刚发过饷钱的那几天,只要能动弹的家伙都想往外跑。县城不算大,可是在中条山一带可是有数的繁华地界。
之前第四集团军把部队轮休的营地就设在城外,因为有保安旅的协饷,当兵的腰里总会有几个活钱,陕州、西安都有不少商家在这里开了店,据说生意不比在洛阳或者兰州那里差。后来第四集团军被调离,又多了大批买盐的客商,这也是有钱的主。城里的大小馆子十几家,茶馆、戏园子四五处,各种商号几十户,甚至还有不少半掩门子。正所谓,有的吃、有的喝、有的玩,只要腰里钱足够,日子能过的比在洛阳城里还舒坦。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