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 章 上高会战之尾声(三)(第3/4页)
讨论突围方向。
官桥街外头可是围着中国军队6个师的兵力,其中4个是重庆政府手里的主力师,旁的都不用说,至少有三十门炮外加五十辆坦克和装甲车,这份待遇就算是一个完整的师团都扛不住。所以就突围一事,军官们非常容易的达成了共识。
关键问题在于突围路线。34师团的军官主张走南线,沿锦江河向西,过龙团圩去高安与独立混成第20旅团会合;33师团的人想走北线,经村前街、过伍桥、渡潦河,回奉新县城,33师团在那里有留守部队,而且师团部和已经突围的两个联队也是奔的哪里。奔奉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离着九江比较近,部队能够相对容易的获得补给和支援。
现在战场形势异常复杂,说是一日三变都是少的,不管是选择那条路线,都得一路打出去。走北线,路程长,但是沿途山地多,中国军队的坦克装甲车很难发挥作用;走南线,路程短,但是沿途得突破多道封锁线,弹药能不能接济得上、部队能不能冲的出去,谁的心里都没有底。
会议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外头的炮击还在继续,可什么结果也没讨论出来。岩勇少将虽说是突围部队的临时指挥官,可他明白种事情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因为不仅牵涉到34师团的面子,更关系着五千多人的民运,稍有不慎,自己就得切腹谢罪。没办法,只能把皮球提给武汉的11军司令部,作为33师团和34师团的共同上级,最终选择权还是交给他们比较靠谱。
电报发出去不久,回电就到了。上面的内容让军官们松了口气,园部和一郎中将指示,走西线,独立混成第20旅团已经占领龙团圩,另,武汉起飞的运输机编队将于半个小时后到达,让部队准备接收空投物资。
有吃有喝有增援,对于包围圈内的部队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原田栋大佐负责布置对空联络信号,岩勇汪少将则带着一帮参谋规划具体的突围计划。这是个技术活,官桥街到龙团圩之间是一马平川,原本走赣湘大道最为便捷,可是现在战场上出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