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光复后,日军在华北失去了最重要的一个空军基地,对陇海铁路的骚扰也大不如前,往潼关内的列车基本上也能正常通行。
乘客和货物把列车挤的满满腾腾,战争阻止不了人们挣口饭吃,洛阳这边是大后方通往平津地区的要道,中条山和运城一带被军管以后,沦陷区过来的各种私货也要通过洛阳向潼关以西运输。尽管车上已经满员,可每到一站总还有人往车上挤。
与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眼看着一大帮孩子被人挤的直哭。曾万钟司令有些看不过眼,便让手下卫士们腾出些座位,招呼那些孩子坐过来。
领着孩子的是一个小伙子,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个子不高但很精干。小伙子安顿好孩子们,刚要上前向致谢,就被曾司令的卫士长一把用枪顶住了脑袋。刘司令的卫士长也不含糊,一伸手从那小伙子后腰拽出一把枪来。
“枪牌撸子。”曾司令的副官皱了下眉头:“干什么的?”
“误会了,我是陕州保安旅的,证件在口袋里。”那小伙子倒是没有惊慌失措。
卫士们从对方身上掏出证件一看,对方没说假话,上面写着陕州保安第一旅一团中尉参谋宫新达。
检查完毕,证件还了回去,可枪却没有。宫新达也不以为意,对方虽然和自己一样穿着便衣,可明显是军队的做派。车厢尾部两位正在谈话的中年人虽然不清楚身份,那肯定也是军长以上的身份,要不然铁路上也不会加挂花车。
这一闹,又是刀又是枪的,孩子们都受了惊吓,几个小姑娘给唬的直发抖。宫新达没有办法,只能从随身的打包里掏出几块糖来哄孩子开心,可是糖少人多,这样一来,因为大部分孩子没分到糖,车厢里的哭声反而大了起来。
“豆腐丝,高碑店的豆腐丝。干吃、凉拌好下酒,素炒、干炸能养生。”临近的车厢里有人在吆喝。
“豆、豆腐丝,好吃。”有个孩子在咽口水。
“卖豆腐丝的,赶紧过来。”宫新达仿佛看到了救星:“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