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打酱油,可是作为火力支柱的马克沁直接被抬到了一线,没有掷弹筒和九二步兵炮的威胁,射手们甚至敢于打光几条弹带都不换阵地。
步兵们都趴在雨地里,隔着一道厚重的雨帘努力隐藏自己的身形。日军借以藏身的不过弹坑和临时刨出的小土坑,甚至是战死者的尸首。中国军队的待遇要略强一些,战壕里虽然一样没有遮盖,可是总比直接泡在水里强。随着雨水越积越多,战壕里的水位也是齐腰深,多少人都在苦笑,这辈子的运气还真是不好,临死都踅么不着一块干爽的地方。
没有人愿意看见敌人出现在自己视线内,二十来米的距离内,即使是手枪都会有不错的准头,更别提瞄准基线长出几倍的步枪。大家都在屏声静气,希望能在机枪的怒吼声中听出一些别的信息。日军也是一样,支着耳朵,辨别着守军的位置。
偶尔也有冒失鬼冲出安全距离想占些便宜,但是代价也是相当高昂,绝大部分步枪兵都不会获得开第二枪的机会,甚至有不少人连扳机都没扣下就被弹雨打的血肉模糊。有了冰冷的尸体做榜样,双方的步兵都很努力的蜷缩着身形,祈求在这冰冷潮湿的世界里继续苟活下去。
可是战斗还得继续,尤其是发现日军试图在战壕前方构筑散兵坑时,守军不得不做些什么来给他们添点麻烦。木柄手榴弹反而成了比机枪还要有效的武器。但凡有可疑之处,十几个铁旮瘩齐刷刷的扔过去,纷飞的弹片多少都会有些收获。日军也是一样的战术,冷不丁的一阵手雷雨总会让几个甚至十几个弟兄挂彩。
一样的绝望、一样的挣扎求活,最后总会有指挥官按耐不住性子、催促手下的士兵用白刃战求得突破。很可惜的是,当一柄柄刺刀刺入更加冰冷的身体后,阵地上除了多出一些血色和呻吟,战斗还是会重归起点,仿佛是宿命一般……
东线,郭贴珩那边的情况倒是要轻松不少,他指挥第10师、第47师和新59师正与日军隔着虒阳河对峙。虒阳河是季节性河流,前一日水深不过膝盖,宽达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