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超级壮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东线无战事(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加上他们自己的装备辎重,恐怕得七十斤往上跑。就那么一步一步的从山外走进来,导致部队的行军速度比平时慢了将近三分之二。

    至少有一点是参战各方确认无疑的,要不是补给跟不上,日军对茅津渡周边的攻击在两天前就应该展开,而且第7师根本耗不到12师和98军为他们解围的时候。

    从五月六日轰炸洛阳时算起,中条山作战已经耗费了太多的物资与精力,饶是家大业大的华北方面军也有些支撑不住。自昨天早上开始的作战证明,蒲州城和圣人涧都已经变成了完善的筑垒地域,与以往碰到的那些中国式要塞不同,土木砖石的火力点只占了极少部分。

    完善的指挥机关和通讯体系、步兵、通信兵、工兵,此外还编有炮兵、暗堡炮兵和机动装甲部队作为反击力量。每个小要塞都可以可以控制2x2公里的地域。作为辅助防御手段,雷区、砦堡、水坑、反坦克壕、陷阱、铁丝网和削尖的木桩哪哪都是,设计者简直像个喜欢恶作剧的小混蛋,他们甚至在一些要害地段铺满了大粪。

    总的来说,东线的要塞区技术装备较为完备,可是他们的兵力更多;西线步兵的战斗力更强一些,但缺乏火炮。

    唯一的弱点在芮城,那里是连接两个驻垒地域的交通要道。虽然北边有高山做屏障,而且93军在山脊上构建了两道防线,不过相较于充满杀机的筑垒地域而言,要花的代价并不会太大。

    如果曹二宝能亲自去参加日军在运城的作战会议,他会认为那些参谋人员的推测相当专业。以圣人涧要塞为例,机枪和火炮永备工事占五成,指挥所和弹药库的永备工事占两成半,还有暗堡炮兵工事和野战医院,几乎所有与作战有关的设施都在钢筋混泥土和轨道钢的严密保护下。

    在吸取了南京保卫战的教训之后,所有火炮和机枪的射击口都有密封保护。六百挺捷克式、三百挺马克沁或是哈奇开斯、三百支冲锋枪,近战火力强大到连苏联顾问都认为有些奢侈。

    只要不是自己人,不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