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诚在昆明正发着愣,丝毫没感觉到弟兄们对自己的敬仰之情正如淘淘江水、一发不可泛滥。昨天刚收到苏联来的电报,于璐到斯大林格勒了,据说是受到苏联外事部门的邀请,参观新投产的青霉素工厂。赵诚根本记不清德国进攻苏联的具体时间,只是依稀记得是在六月,当初历史课上这些时间点几乎比比皆是,自己根本没兴趣去关注,现在碰上事情了、真是后悔不迭。
万一要开打,于璐十有八九会碰上麻烦。别的不说,万一格别乌(国家政治保卫总局,ogpu)想为他们的战时经济做些什么贡献,这妞妥妥地当人质的命。不过,赵诚也知道,现在于璐的对外通讯肯定都在监视之下,万一给她的电报里有什么不妥之处,比如德国即将进攻苏联,又或者苏联红军扛不住德国人的第一轮进攻,那么于璐至少得被老毛子扣押到战后、没准会直接枪毙了事。
事情已经出了,只能赶紧想办法。比如编个什么理由让她赶快闪人,回美国也好,去瑞士也罢,反正不能再莫斯科待着。
赵诚在屋里转了两圈,决定用一份正常的电报先探探虚实。内容很简单,电报让大小姐赶紧帮着在美国再买一批部队急需的物资。
这倒不是瞎编!中条山这一仗,曹二宝的开销可不算小,日式防毒面具、轻重机枪、各种弹药,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供应战役的最后阶段。自己打上高会战时也是一样,各种物资损耗几乎抵得上人家一个集团军。
最要命的是张伟那边,自从跟他提过山地作战的问题以后,边防总队第二旅的物资缺口就越来越大,只要是丛林战中需要的物资,就没有他张副总队长不想要的。指南针、疫苗、净水药片、防蚊防蚂蟥药剂、急救包、蚊帐、吊床、手电筒,东西之杂乱,让后勤上几乎抓狂。
好在张伟只打算编练一个加强营,拢共六百多人的规模,即使全部从国外购买也吓不死人。赵诚看过清单以后,又在上头加了打火机、蜡烛、压缩饼干、指南针和防蚊虫的纱网罩,退烧药和抗疟疾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