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十分郁闷,就连那种窄轨火车都不是太靠谱。有时他禁不住会怀念后世那些超载的重型卡车,一辆就能搞定七八十吨的货物,这几乎是三节车皮的载重。
可现在就那么个条件,不认命都不行,能做的只有加紧修路和训练更多的司机。得益于筑路大队和工兵部队的努力,滇缅公路龙陵至保山的公路有三分之一都用水泥做过硬化,东川通往重庆的公路也有一百二十多公里变成了水泥路。
工程进展之快远超大家的预期,赵诚却不以为然。他们做的只对原有公路进行扩建和修整,五十台工程机械摆在那里,还有七十辆卡车和三千名临时雇佣的民工打下手,要是还拖拖拉拉就真真该送上军事法庭了。
从缅甸收购大牲口的生意一直在继续,牛、马、骡子,前者能提供大量的肉食,后者能提供运力。上高会战缴获了不少日本军军马,可是部队的缺口依旧很大。按照通报,上峰并没有修复上高至南昌一线的道路,反而是各种破坏,防止日本人在反击时运用机械化部队进行穿插或是追击。所以只要部队还要在上高一带和日本人打仗,后勤补给的问题就不能马虎。搜罗足够的骡马,或者打仗的时候把弟兄们当成骡马使唤。
问题在于,就新24师那种物资消耗量,就算全师改行当挑夫都不足以完成那么大的运输量。周易计算过,以出动六个步兵营、两个七五山炮营、一个高炮营外加一个反坦克营为标准,如果战斗持续一周以上,每个战斗兵出去自己的武器装备外,还需要额外背负四颗七五山炮炮弹、六颗八一迫击炮炮弹或是九颗六零炮弹……
赵诚不知道这一数据是不是靠谱,可是单从重量上来看,自己这小身板肯定扛不住。
能花钱解决的事情就别扣扣缩缩,缅甸搜罗不到足够的马匹就去澳大利亚。在持续两年的搜罗后,东川和盘县已经拥有驮马九千二百余匹,骡子二千七百头,驴一千一百头,这基本上是日军两个老牌师团的实力。之所以还在卖力收购,纯粹是害怕库存赶不上消耗,逼近这些宝贝都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