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超级壮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九十四章 合作办学的后遗症(第3/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顾不得了。

    一天能有两顿免费饭,再加上两块钱的零花,说不得丰衣足食,但是安心做学问还是有保证的。

    赵诚不是救世主,他信奉的是不劳动者不得食,甭说是一帮大学生,就算是师里收养的那些孩子照样得干活。鉴于读书人还很少,老赵还是给了优待,那些底细清楚的男学生都兼职成为辅导员,督促孤儿院的孩子读书人字;女学生们则在服装厂帮忙,每天一个钟头,算是让她们提前熟悉社会。

    七七八八算下来,新24师养着的孤儿难童有四千多人,其中十三岁以上的有一千五百多;陕州那边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字。为战死的弟兄们续绝嗣也好,为民族保留元气也好,反正每月不过五六万大洋的开支,掏也就掏了。

    现在又多了西南联大,在校的学生有六千多,加上教职工得有小七千。这帮人的胃口可比那些小娃娃大,加上补贴给学校的经费,每个月没二十万根本扛不住。

    每月部队的正常开支是七十九万,给友军的协餉是二十八万,兵工厂、车队和工程公司的开销是六十七万。

    当然,家里也是有收入的。药厂每个月卖药加专利费是六十七万美元,大约将将够还美国那头银行的贷款。索博特银行每月的分红是四万,盘县煤矿的收入是两万九,盘县和潼关两座水泥厂的收支刚平衡,这个月的利润刚好一千块,结果刘富贵那边的收入反而成了大头。

    看到阮氏雪送来的报表,赵诚不由得直挠头。眼瞅着家里的流动资金有些跟不上,不想想法子出乱子不可。

    后勤部门的现金折成银元还有九百七十二万,索博特银行必要时能提供二百四十万左右的贷款。加在一块,大约足够家里四个月的开支。

    但是,现在师里吃饭的人多了,粮食储备成了问题,等滇缅公路恢复以后,少不得从缅甸进口粮食,到时候光是这一块就是四五十万的开销。有鉴于此,日子可能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宽松了。

    其实,也不是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大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