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颗炮弹窝了端,又要防止队伍在战场上放羊。向上次演习那样,七连的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那他娘叫打仗么,那叫送死.......”
赵诚没有进教室,隔着窗户听里面的部队长们在训话,每半个月一次的营级对抗总会让大家发现不少问题,他通常要求大家先讨论,然后再将形成的报告上交师部。
盘县和陕州那边也是一样,这些报告会编纂成册后分发到各个单位进行学习。过程虽然有些麻烦,但是对部队的成长非常有好处,特别是那些新提拔的军官,如果想在战斗中攒足足够的经验,至少得把手下的弟兄换两回。现在通过实兵对抗加讨论,比单纯的让他们自己在战场摸索要好上很多。
部队在演习时,连排长们有时还会到高一级的单位担任参谋。这是周易的提议,他在88师那会曾经给团长担任过两年多的护兵,市面见的多了,当班长那会就能指挥一个排打仗,后来当排长时甚至能帮着新来的连长协调全连打仗。
雅格布对这种培养机制非常赞同,在西方军队里,副官制曾一度作为培养新军官的重要模式,有人认为这最早起源于骑士侍从的角色。这在后备军官养成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有效弥补新任军官的指挥能力。
反正试一试也没什么坏处,赵诚亲自拍了板,先在东川基地做个试验。目前看来,效果还算不错,下一步就会在新24师系统内全面铺开。
“重机枪可以布置在两侧靠后的位置,地点既要能防备对方的掷弹筒和九二步兵炮,又要尽可能形成交叉火力网。营连长必须亲自划定机枪的攻击射界,在进攻前要对弟兄们事先说好,要是不想成为自己人的枪下鬼,就他妈离机枪组的火力范围内远一些。上回在龙团圩追击日本人突围的部队,五连可是叫自家的机枪放倒了十几个。这叫什么,蠢,从连长到下头的兵都是蠢猪。以后一个个都带点记性,别叫人家也这么笑话你们……”
里面的课程还在继续,赵诚一面支着耳朵一面往前溜达,部队里的日子相当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