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约能换到三斤玉米面。旅部特意通知各个农场,把工钱提高到了一毛二,如果愿意以去年的陈粮结算,直接发七斤玉米面。
管吃喝,有钱拿,保安旅几乎一夜间将陕州地界的流民全雇了去,加上农场自己的工人,每天有将近十万人在地里忙活。
收完玉米要晾晒、脱粒,然后还要把地里的秸秆收回来,加上平整土地,种上冬小麦、土豆、胡萝卜和白菜,这些流民在未来二十天内都不会缺活干。有这些粮食在,他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一点。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小时候村里的老秀才常念叨这句话,既然老天爷懒得管大家的死活,曹二爷就做把好事,给苦哈哈们争一条生路。
事情还算顺利,不到天黑,全陕州都知道保安旅即将兵发运城。一个加强营、二百多民夫,加上特意配属给他们的木制“七五山炮”营,一千二百多人的队伍硬是排出了三里地。许是觉得场面不够大,家里的装甲车队也是倾巢而出。
机器轰鸣、骡马嘶鸣,老百姓中都在笃定至少有三四千大军在朝北开拔。
车辆到以后渡口就绕道回了基地,民夫虽然随大军一批过河,可也只是在茅津渡晃上一圈就连夜带着骡马乘船南返,真正在平陆过夜的就七百多号人。
打仗这种事,日本人、上峰和友军都得提防,队伍在县城稍做休息后就进了山。先向北,然后再往东南方向走,宿营地就选在一处被废弃的村庄里,保安旅有不少从运城招的兵,对这一代熟的很!
选好退路以后,留下一个连布置完警戒,其余部队都在杨宝临的带领下悄悄北上。那几门吓唬人用的木头炮自然不用带,今夜的主角是九二步兵炮、六零迫击炮,再有就是一挂挂的鞭炮。
“五点前部队要赶到薛家坡,日本人在那边只有一个中队,重武器不过两挺九二式重机枪外加一门九四式90口径迫击炮。只要我们动作够快,五点一刻发起攻击,六点以前就能结束战斗!”杨宝临一边行军一边向连排长们交待着任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